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一封求报信的故事

集报人王立杰:藏一份报纸集一段历史

一封求报信的故事

集报人王立杰:藏一份报纸集一段历史

2025-02-23 09:36:1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图/视频 记者 姬娜 实习生 李雨轩 郑诣心 苟泽曦2月22日,安徽64岁的王立杰收到一份来自陕西的特殊信件,里面有他想要收藏的《三秦都市报》,另附一封《致读者感谢信》。这些年,他收藏了近万种报纸。日前,他来信曾表示,希望能收藏去年11月26日的《三秦都市报》,本报帮他实现了心愿。  

安徽读者来信 想收藏几份《三秦都市报》

“谢谢你们,不仅给我赠阅了我想要收藏的那一期《三秦都市报》,还给我赠阅了你们创刊30周年的报纸。”2月22日,在视频连线中,安徽省亳州市的王立杰激动地对记者说。

原来,王先生退休之前在当地镇政府做宣传工作,多年来,他一直热衷于收藏报纸。前段时间,他在网上浏览数字报,看到2024年11月26日的《三秦都市报》头版,刊发了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向浪费粮食说“不”的新闻,他查阅对比了许多媒体对此重大事件的报道,觉得本期《三秦都市报》的头版很大气,构图精美,很想购买三五份报纸收藏。他曾托朋友在西安购买,没找到这一期的报纸。所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本报写了信。

信中还说,他之前收藏有《三秦都市报》的前身《三秦晚报》的试刊号、创刊号,以及呈现重大事件的报纸。

本报收到信件后,工作人员立即在资料室里查找到王先生想要收藏的报纸,并随快递寄去了读者感谢信,信中写道:“您的每一次阅读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每一份建议都是我们改进的方向。再次感谢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三秦都市报的发展。”

“报社还退了我寄的邮费。”王先生在视频中说,希望他的老朋友《三秦都市报》越办越好。

他收藏报纸近万种 见证时代变迁

王先生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的会员,谈起自己的集报过往,他回忆道,1983年,他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作品,后续担任过各类各报刊的通讯员,对报纸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十年来,他收藏了全国各地近万种报纸,包括党报、晚报、晨报、都市报和行业报,以及一些区县内部的报纸等。

“我主要收藏报纸的试刊号、创刊号、更名号、停刊号和呈现重大事件的报纸。”王先生说,翻开油墨芬芳的报纸,读报能使内心变得安静而笃定,喜欢写作的他也经常从报纸上汲取知识的养分。读报集报的过程,也蕴藏着独特的记忆。

受经济条件所限,他没办法订阅自己喜欢的所有报纸的年报,所以,每逢遇到大事件,他都会提前去邮局订阅重要日子出版的多种报纸,跑邮局去取报纸也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近年来,纸媒的试刊号、创刊号少了,开始出现停刊号。王先生这两年也收藏了多份报纸的停刊号,他说:“集报就像集邮一样,我们有许多集报爱好者,经常关注报纸的版面,一遇到感兴趣的就想方设法收藏。遇到停刊号,收藏的过程更复杂,经常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找到。”

在王先生看来,不管新媒体怎么发展,也不会影响自己对报纸的情感。报纸记录了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情感记忆,记录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特征。若干年后重读这些报纸,更能在与当下的对比中感受到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集报活动不仅增长了集报人的知识,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还能起到教育后代的等目的。目前,许多集报报友对自己收藏的报纸进行展出,并开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编辑:舒悦峰)

(责编: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