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党艳姣 陈鲁平 陈南征 陈佳琦 记者 阮班慧)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团队成功完成西北地区首例自体肺移植手术,为一名复杂肺部肿瘤患者带来新生。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彻底根除了患者的肿瘤,更最大程度保留了健康肺组织和肺功能,显著提升了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
55岁的陈先生(化名),1年前因频繁咳嗽就医,经检查被确诊为左肺上叶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经过6周期的化疗免疫治疗,肿瘤虽有一定程度缩小,但仍紧密包裹关键血管及组织,侵犯肺动脉根部和支气管,常规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吻合张力太大,传统的全肺切除手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在肿瘤威胁与生活质量的双重考量下,治疗方案的选择陷入两难。
面对这一棘手病情,西安交大一附院胸外科张广健教授、吴齐飞教授团队迅速组织胸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多领域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经过深入讨论与审慎权衡,专家团队提出了自体肺移植的手术方案。
自体肺移植是一种将患者自身的肺组织或肺叶在手术中切除后,经过体外处理(如肿瘤剥离或病变修复),再重新移植回患者体内的外科手术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正常肺功能,从而提升术后生活质量。该方案既能有效清除肿瘤,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肺组织与功能。基于医院在前期大量异体肺移植积累的丰富经验,此方案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与支持。
手术当日,在张广健教授、吴齐飞教授、陈南征教授及其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手术顺利进行。术中精准离断血管与支气管,成功取出病变的左肺,完整切除病灶。随后,将修整后的左肺组织重新植回患者胸腔,顺利完成支气管、动静脉吻合。
“患者化疗后14cm的肿瘤虽有一定程度缩小,但仍紧密包裹关键血管及组织,侵犯肺动脉根部和支气管,如果单纯用传统的袖切手术,肿瘤就会切不干净。所以给患者做自体肺移植,这样保留了患者一半的肺,患者将来的生活也就不会有影响。”张广健表示。
与异体肺移植不同,自体肺移植患者术后仅需抗凝,无须抗排斥治疗,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仅一周,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自体肺移植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学中心开展。适合自体肺移植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是运用传统治疗模式无法获得疗效的患者,这些传统治疗包括放疗/粒子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他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外科手术等。在这类患者中,再进行严格筛选,例如肿瘤侵犯广泛,不能进行双袖切除或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道病变但远端肺组织功能正常的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