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寇瑞芝)“过去总认为法律是‘高高在上’,如今网格群每天推送防诈骗、借贷纠纷等案例,句句讲在咱心坎上!”近日,咸阳市渭城区新兴路街道建国路社区居民李先生对街道“法融网格”普法模式连连称赞。
新兴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的普法宣传导向,创新推进法治宣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矩阵,推动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为街道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网格赋能,“指尖普法”零距离。在人民东路社区网格群,由街道司法所精选的普法图文、视频每两日准时推送,内容涵盖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等民生热点,辅以“以案释法”形式,让法律条文“活”起来。街道创新构建“网格+普法”机制,整合司法所工作人员、网格员、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团队,定期在84个居民网格群和12个业务科室工作群内推送防诈骗、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实时解答群众咨询,打造“指尖法治课堂”,累计覆盖居民5万余人,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群、普法零距离”。刚签完劳动合同的退役军人张先生感慨:“看个短视频就能学到签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这样的普法真解渴!”
法治护航,“靶向服务”暖民心。针对群众个性化需求,街道建立“居民点单+法律顾问接单”工作机制,定期邀请法律顾问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将普法宣传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6次,“送法进企业 护航助发展”活动13次,针对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小门店和综合市场个体经营户等群体特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精细化普法10次。
资源联动,“共治共享”筑和谐。街道充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组成专兼结合的普法队伍,打造“一心三室”,即综治中心、法律顾问工作室、情绪抒发室、联调工作室,形成“1+N”普法模式,即一名法律顾问“传、帮、带”若干名“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8名执业律师带领78名人民调解员、55名社区“法律明白人”和84名网格员组成普法先锋队,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过程中释法说理,极大提升了普法效果。辖区居民王女士遭遇房屋漏水纠纷时,社区法律顾问在调解中同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96条相邻权规定,指导其依法留存证据,最终促成赔偿协议。目前,街道已开展法律援助咨询20余次,成功调解案件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