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王顺)3月29日,杨凌高新第五小学近百名师生以“祭奠扶眉英灵,探索水科技奥秘”为主题,开展沉浸式思政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与现代化水厂,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红领巾对话英雄史诗
在扶眉战役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前,少先队员白子楠、宋卓雅手捧白菊敬献花篮,全体师生垂首默哀。馆内锈迹斑驳的军用水壶、泛黄战地日记等300余件文物,配合全息投影重现的烽火场景,学生代表赵涵蕾在发言中写道:“原来课本里‘抛头颅洒热血’的句子,是先烈们用体温焐热的真实人生。”学生们手持软布轻拭烈士墓碑,指尖触到的每一道刻痕都成为无声的历史教科书。

工业4.0里的科学启蒙
转场至农夫山泉智能化水厂,学生们透过玻璃幕墙见证每小时8.1万瓶的灌装生产线奇迹。在“水密码实验室”,孩子们用pH试纸检测不同水源特性,操作显微投影观察水中矿物质结晶形态。当得知太白山泉水需经67道质检工序时,学生们惊叹:“科技让每滴水都有了身份证!”沉浸式体验使“护水即护未来”的种子悄然萌芽。

小脚印丈量大时代
“思政教育要像春风化雨,在社会熔炉里锻造家国情怀。”执行校长陈敏娜表示,学校在开足开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堂——行走中的思政课。实现思政教育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拓展、延伸。此次活动通过“红色铸魂+科技赋能”双轨模式,实现了革命精神传承与现代公民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