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丨西安市航天中学教师陈锐:用“爱与激情”培育和成就学生

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丨西安市航天中学教师陈锐:用“爱与激情”培育和成就学生

2025-04-18 11:52:3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党运 郭子荻)在西安市航天中学的校园里,一位被学生亲切称为“陈妈妈”的数学教师,用33年的光阴诠释了教育的温度。她叫陈锐,从1992年踏上讲台至今,她始终秉持“爱与激励”的教育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育人故事。

1992年,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陈锐,在陕北一所乡村中学支起教案。七年寒暑,她守着煤炉备课至深夜,踩着黄土操场与辍学少年促膝长谈,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播种在陕北沟壑间。

2000年,陈锐来到西安市航天中学,接过了初三(2)班的教鞭。这个班级曾因数学均分落后15分、纪律问题频发被称为“难点班”。陈锐到来后,以真诚破冰,用每天最早到教室的坚持、周末挨家挨户地家访、深夜设计的“错题档案”,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月考就追平了平均分。

在陈锐的教育哲学里,每个孩子都是待点燃的火炬。面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游戏少女”小雅(化名),她没有生硬地说教,而是笑着告诉孩子:“只要你愿意学,肯沉下心来学就一定有收获。”这份真诚与耐心逐渐打开小雅的心,最终成绩跃升至94分。面对智力发育迟缓的小伟(化名),陈锐在劳动课上为他竖起大拇指:“你擦的黑板能照见人影呢”这句赞赏催生的不仅是隔街那声动情的“陈妈妈”,更是一个孩子挺直的脊梁。

“教育不是滚石上山的悲壮,而是静待花开的从容。”在陈锐的激励教育体系中,作业批注是心灵对话,错题本是孩子成长地图,分层教学则如精准滴灌。学校教务主任田晓丽透露,陈锐所带班级的数学作业量常年保持全组最少,成绩却稳居前列。从业33年,陈锐依旧保持着手写详案的习惯,她说,“只有让自己置身于题海中,在题库中选取适合自己学生的题,才能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

九年级二班的学生李雨泽告诉记者:“陈老师对待所有同学都很平等,不管成绩好坏,她都会耐心解答问题。她上课时的确很严格,每个知识点都要确保我们理解透彻,但课后和我们交流时特别轻松,经常开玩笑。每天午自习时间,她都会留在教室,按照学号顺序挨个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就当面讲解。有时候遇到复杂的题目,她会连续几天利用午休时间反复讲解,直到我们完全掌握为止。”

陈锐的课堂没有雷霆万钧,却有春风化雨的力量。2022届毕业学生石行之在作文《凡人微光》中这样写道:陈老师刚刚接手我们班的数学教学。第一节课铃还未响,她便早早站在教室门口看着我们,享受这难得的闲暇。上课后,她的自我介绍平平无奇,但她的一言一行中都透露着她数十年教学经验带给她的优雅,仿佛一股清冷的泉水,涤荡着我们浮躁不堪的心灵。那一堂课,是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学生家长屈女士向记者讲述孩子蜕变的故事,也是感慨不已:曾经数学不及格的儿子,在陈锐的个性化辅导下,不仅成绩突破百分,更从怯懦少年成长为学生会干部。而这份改变背后,是无数的耐心,是很多次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以及无数句“你比昨天更优秀”的肯定。

2010年成为教研员后,陈锐的教案本成了青年教师争相传阅的“武功秘籍”。青年教师贺晨斐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对陈锐的磨课方式记忆深刻:从教学设计的骨骼,到课堂语言的肌理,再到学生反馈的血脉,带领青年教师进行地毯式打磨。教务主任田晓丽仍记得备赛公开课时,陈锐老师陪她逐帧分析课堂,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如今,54岁的陈锐依然坚守初三教学一线,西安市航天中学校长丁宝林对陈锐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亦师亦母”的育人风范深受师生赞誉。丁宝林表示,陈锐在教学中严谨而不失亲和——课堂上以高效精准的讲授展现专业风范,生活中则与学生打成一片,用温情关怀搭建心灵桥梁;她始终以“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感坚守教育初心,主动为学困生定制补习方案,通过个性化辅导和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在教学创新上,陈锐善于将学科魅力转化为学习内驱力,通过情境化教学激发探索热情,使班级成绩与凝聚力显著提升。这位兼具师者匠心与母性光辉的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双重使命。

下课铃响了,陈锐背着装满作业本的布袋走向办公室,走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陈妈妈”呼唤声,这声声呼唤里,藏着教育的真谛——当师者以生命温暖生命,教育便不再是单程的付出,而是代代相传的星光。  
 

(编辑:舒悦峰)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