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温情调解化纠纷 法理交融护和谐

钟楼·南门商圈调委会成功化解一起劳务报酬争议案

温情调解化纠纷 法理交融护和谐

钟楼·南门商圈调委会成功化解一起劳务报酬争议案

2025-05-07 21:13:5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文晨)在西安钟楼附近一家名为“酒满茶伴”的小店里,服务员李某与店主王某争执不下,最终在钟楼·南门商圈调委会的介入下,双方从剑拔弩张走向握手言和。最近,一场因迟到引发的劳务纠纷,在调解员的专业斡旋下化干戈为玉帛。

2025年4月,李某通过招聘平台入职永宁里“酒满茶伴”个体餐饮店,双方约定一个月为试用期。然而工作期间,李某因多次迟到、服务态度消极被店方认定为“怠工”,试用期未满即被辞退。双方在结算劳务报酬时发生激烈争执:店主王某认为李某工作表现未达要求,仅愿支付约定工资的70%;李某则坚称自己“付出劳动就应全额获酬”,要求按合同支付100%工资。多次协商无果后,双方于5月3日向钟楼·南门商圈调委会求助。

调解员董军奇受理案件后,采取“背对背调解+现场对焦”双线并进策略。通过分别约谈,调解员发现双方矛盾核心并非单纯金额分歧——店主王某因李某工作态度影响店面运营心存不满,希望通过扣薪“警示”对方;李某则因被辞退心生委屈,认为扣薪是“恶意报复”。

在摸清双方矛盾核心后,调解员援引《劳动合同法》为双方普法。一方面,李某确实存在履约瑕疵,店主有权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即便试用期未通过,工资仍需按实际工作天数足额支付,扣薪比例需符合法律规定。  

“王老板,小李刚步入社会,管理方式是否可以更人性化?”“小李,换位思考下,如果员工频繁迟到影响客流,作为创业者是否也会焦虑?”调解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王某坦言“扣薪确有赌气成分”,李某也承认“工作态度需要改进”。

经过三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王某按实际出勤天数支付约定工资的85%(共计4000元),当场支付。调解员同步出具《调解协议书》,并建议王某完善考勤制度、规范用工流程,避免类似纠纷。调解员通过“法律刚性+人情柔性”双轨并行的策略,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体谅小微商户经营压力,彰显了基层调解“润滑剂”作用。

(编辑:吕媛媛)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