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古训润新苗·薪火传千年——“2025年西安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古训润新苗·薪火传千年——“2025年西安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2025-05-16 11:18:1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吕云涛)当晨钟唤醒雁塔檐角的铜铃,当秦风汉韵流淌在校园的晨读声中,5月14日,“2025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儿童剧为舟,载着周秦汉唐的文明星火,驶入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的青春港湾。

活化经典:让千年智慧“柔性传递”

《劝学三迁》以儿童剧为媒介,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典籍故事,转化为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校园轻喜剧。剧中“学区房”的幽默讨论、少年孟子“逃学打游戏”的戏谑场景,既消解了历史的疏离感,又让“择善而居”“笃志勤学”的古老智慧悄然浸润少年心。当孩子们为孟母的机智鼓掌、为孟子的转变欢呼时,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中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可感可触的生命体悟,在笑声中完成价值观的“柔性传递”。

文化破壁:传统与当代的跨时空对话

剧目创新融合秦腔唱段、皮影元素与嘻哈节奏,打破“传统即陈旧”的刻板印象。孟母手持竹简却踩着街舞步点,文言台词与网络流行语碰撞出火花,这种“反差萌”不仅激发儿童兴趣,更隐喻着文化传承的本质——“在守正中创新,于对话中重生”。学生通过观演意识到:传统文化并非博物馆中的文物,而是可以“穿上卫衣、戴上耳机”的鲜活存在,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注入青春活力。

沉浸共情:从观看到参与的文明接力

戏剧工坊中“台词跟学”“片段演绎”等环节,将单向灌输变为多维互动。孩童模仿孟母甩袖动作、用陕西方言诵读《三字经》,在肢体与语言的实践中,传统文化基因被“解码”为可体验的行为符号。尤其是谢幕时演员与学生的合影,以“孟母牵学子”的舞台定格,象征“文化传承者与接收者的代际牵手”,让“文脉延续”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象画面,深植于集体记忆。

立德树人:以文化养分涵养精神根系

这场穿越千年的“劝学”之旅,恰似一粒文明的火种——它以童趣为引信,点燃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之心;以创新为燃料,助推古老智慧在新时代迸发光亮。当西安城墙下的少年们开始用秦腔吟唱校歌,当“孟母三迁”成为校园德育的鲜活案例,可以看见,那些曾被时光尘封的文化密码,正通过儿童剧的灵动演绎,编织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编辑:王熙玥)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