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将农耕文化课堂搬到田野——西安市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开启沉浸式思政课社会实践之旅

将农耕文化课堂搬到田野——西安市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开启沉浸式思政课社会实践之旅

2025-05-23 18:01:3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佳 李宗华)“通过刚才的耕地、载种红薯秧苗,我不仅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也从中感受到了耕种的辛苦,知道了农民伯伯从种地到收获过程中劳动的艰辛。所以,今后我要珍惜每一餐一饭,因为它们来之不易。”刚体验完劳动的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黎璐菡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5月23日,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组织西安市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五、六年级的“三秦学生记者”们走进长安区野趣成长营,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之旅。此次活动打破传统劳动教育模式,将农耕体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结合,为学生们搭建起一个全方位成长的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文化传承意识。 

开营仪式上,大兴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少东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进行了动员和要求。他说:“今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希望大家能够用双手去触摸、去感受,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体会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希望每个同学不怕脏、不怕累,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的比拼中去。” 

开营仪式结束后,学生们迅速分组,有序地投入到各项劳动体验中。在农耕区域,五人一组的学生们分工明确,四人紧紧握住绳索,齐心协力地向前拉,一人则稳稳地扶着犁,在土地上缓缓前行。“一二、一二”,整齐有力的口号声响彻田野。不一会,一道道田垄整齐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尽管汗水渐渐浸湿了衣衫,泥土弄脏了裤脚,但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种植区域,学生们开始分别种植红薯和花生,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种苗放入挖好的坑中,轻轻覆盖上泥土,仿佛种下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小梦想。“原来种地这么不容易啊,我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一位同学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感慨道。 

在另一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一场色彩与艺术的奇妙之旅正在展开。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开始体验“扎染”工艺。他们将白色的布料按照自己的创意折叠、捆绑,然后放入色彩斑斓的染料中浸染。当布料被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幅幅独特的扎染作品呈现在眼前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声。

“原来一块普通的布,经过我们的手就能变成这么漂亮的艺术品。”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眼中满是自豪。

而在野趣成长营的中华蜜蜂养殖园区,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数智秘境 ‘蜂’狂探秘”活动。在养蜂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蜂箱,学习蜜蜂的生活习性,还通过趣味讲解,让学生们了解蜂蜜从采集到酿造的全过程。最让大家兴奋的是动手体验环节,孩子们戴上防护装备,尝试摇蜜、过滤蜂蜜。体验结束后,五年级(4)班的李嘉慕同学激动地向记者表示:“今天的体验活动让我深受感动老师对中华蜂蜜的特点、习性、生长和产蜜经过讲得非常细致,还能解答我们的各种问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么不起眼的小蜜蜂,既然能组成一个像家庭和社会一样的体系以及制度,这启迪我们做什么都要遵守规则、讲秩序,就像蜂巢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布局一样,这个群体才能更好地发展。” 

谈及本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带队老师罗继威深有感触地说:“此次‘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田野,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是一本书、一段视频都远不能及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次开放教育的实践,将课程和教材体系融入劳动实践中,帮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土地、对农耕文化的亲近和热爱之情,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兴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少东表示,此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不仅让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中国的农耕从最早的人力耕种到牲畜助力,再到今天的机械化和数字化,这些文化让孩子们对中国农业生产有了一个了解。这些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对于种植和养殖根本不了解,所以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兴实验小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劳动实践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在校园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分班级和时段,让学生们到园地开展种植和管理劳动,并慢慢观察它的成长过程,以此加深对瓜果、蔬菜的了解。

此外,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劳动教室,每天中午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进行食材加工,比如包饺子、做面点等。除此之外,学校平时也要求孩子们在家里帮助家长做饭、打扫卫生、养殖花卉等。这种立体式的劳动教育体系,更能促进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编辑:荆学慧)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