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泉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到农特产品闯出市场,再到回迁社区的精细治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在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徐徐展开。近日,记者跟随西咸新区组织的“家门口的新变化”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实地探访这里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温泉经济激活新动能
第一站来到正阳街道白庙温泉民宿和游客服务中心,这个曾以传统农耕为主的小村庄,如今依托地热资源实现华丽转身。
“去年民宿开业至今,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白庙村党支部书记李保亮指着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介绍,村里整合闲置宅基地打造的8栋温泉院落,配套露营烧烤、果蔬采摘等业态,与周边5公里左右的陕历博秦汉馆、秦汉国际马术中心、张裕瑞那城堡酒庄等多个热门景点形成文旅联动。
在茶艺部经理姚薇的工作台前,她边冲泡茯茶边说:“现在走路上班只需3分钟,收入比在城里打工时还高30%。”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增长到8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
特色农业结出“金果子”
在怡魏村的“汉邑三十六坊创业基地”,陈海利正带着工人打包发往哈萨克斯坦的凉皮。“‘陈老八’品牌产品现在日均销售5吨,30多名员工都是本村乡亲。”这位返乡创业者介绍,通过电商平台,当地传统小吃正不断拓展海外市场。
向北5公里的北舍村,76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种植户唐学军掀开自家大棚的帘子,翠绿的乳瓜挂满藤蔓。“合作社统一品牌销售,商贩直接到地头收购,两棚乳瓜年收入8万元。”作为街道农业产业化标杆,富竹绿合作社带动200余户农户,将普罗旺斯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送上西安、咸阳的超市货架。
回迁社区的“幸福密码”
“我们建立了‘八窗合一’综合服务机制,每个窗口都能办理90%的社区业务。”回迁安置小区兰池佳社区党委书记聂俊介绍,通过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组织趣味运动会、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等举措,这个回迁安置小区正焕发新活力。
正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勇表示,街道将持续推进“三网融合”治理模式,以民生服务“幸福网”、安全生产“平安网”、社会稳定“和谐网”为抓手,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截至目前,街道已培育特色产业项目12个,带动就业600余人,202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
本报记者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