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鄠邑公安开展“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鄠邑公安开展“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2025-06-28 18:07:3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葛兰)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为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普及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毒品危害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公安鄠邑分局紧扣“防范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主题,在辖区掀起宣传教育热潮,全方位筑牢全民禁毒防线。

多部门联动广场宣传氛围浓

当天上午,鄠邑区禁毒委率先在文庙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为此次禁毒宣传拉开帷幕。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卫健局、区妇联等多个成员单位,以及西安石油大学禁毒志愿者纷纷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禁毒知识展板整齐排列,宣传手册、毒品仿真模型以及印有禁毒标语的手提袋、扇子等实用小礼品有序陈列,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中,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局禁毒大队和渼陂路派出所民警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介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种植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

“新型毒品常伪装成饮料、糖果、香烟、电子烟油等日常物品,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针对新型毒品,民警特别展示伪装成“奶茶包”“小熊软糖”的仿真模型,警示群众“看似无害的零食饮料,可能暗藏致命陷阱”。

在文庙广场活动火热开展的同时,分局祖庵派出所也迅速行动,联合祖庵司法所、治安协理员、祖庵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祖庵广场同步禁毒宣传活动。


“大爷、大娘,要是有人跟您说这药能包治百病,还便宜得很,可千万别信!”民警手持宣传手册,穿梭在人群中,耐心细致地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防范技巧。


“现在有些不法分子打着‘神奇药物’‘健康产品’的幌子,里面很可能掺了成瘾性物质,您要是遇到上门推销的,一定要第一时间给社区或者派出所打电话!”针对老年人群体,民警着重提醒,遇到推销不明来源的“神奇药物”“健康产品”时,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聚焦青少年

禁毒课堂亮点多

青少年是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为此,分局各派出所民警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的禁毒课堂。

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校园,以“沉浸式”宣教为师生带来禁毒安全课。

活动中,民警依托精心制作的PPT课件,结合典型案例,系统讲解毒品的法律定义、物理特征及传统毒品种类,重点针对“跳跳糖”“奶茶粉”“邮票贴纸”等隐蔽性极强的新型毒品展开剖析,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新型毒品的伪装性和迷惑性。


此外,为了让知识入脑入心,民警还设置了游戏环节,将毒品辨别、法律常识等内容融入趣味问答与情景模拟中,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同学们的记忆,引导大家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分局渼陂路派出所民警则走进玉蝉初级中学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讲座。


“同学们,大家看我手上的饮料,可能是狡猾毒品的‘秘密武器’!”民警针对初中生好奇心重、对吸毒危害认识不足等特点,用自制的毒品仿真模型展示,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并详细讲解其外观、危害及防范要点,提醒大家警惕陌生人递来的零食、饮品,拒绝好奇心作祟。

讲座结束后,民警鼓励学生将知识传递给家人,现场一位学生感慨:“原来毒品离我们这么近,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坚决对毒品说‘不’。”

分局渭丰派出所组织警力走进辖区渭丰中心学校,以“案例穿透式”宣教模式为学生们敲响防毒警钟。


“沾上毒品,就像掉进无底深渊,毁掉的不仅是自己,还有最亲近的人。”活动现场,民警化身“安全讲师”,结合真实案例,将毒品对个人健康的侵蚀、家庭破裂的悲剧、社会危害的连锁反应等内容,转化为贴近青少年认知的叙事,让学生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此外,民警还向学生发放了宣传手册,学习常见毒品的识别方法,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手册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交流碰撞中主动思考拒毒方法。

扩大宣传范围

禁毒知识入民心

当天下午,分局涝店派出所同步在辖区街道,开展“防范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手持毒品原植物识别图册,深入街道商户、社区院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周期及识别技巧。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向群众强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社会危害,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此外,民警还在辖区公告栏张贴禁毒警示牌,并呼吁群众积极举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一旦发现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实现辖区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

此次“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鄠邑公安通过多场景、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将禁毒知识传递到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中,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禁毒意识和防范能力,为构建无毒社会环境注入强大动力。

(编辑:吕媛媛)

(责编: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