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暑期孩子手机管理难题引热议 “技术+契约+替代”的三维管理破解“电子依赖”

暑期孩子手机管理难题引热议 “技术+契约+替代”的三维管理破解“电子依赖”

2025-06-30 17:36:4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任荣)随着2025年中小学暑假的临近,“手机管理”再次成为家长群体的热议话题。家长们再次陷入“手机焦虑”——孩子外出需要手机联系,但完全放开又担心沉迷游戏、社交泛滥等问题。

多位家长向本报记者反映,在“不带手机担心安全,带了手机担心失控”的两难处境下,如何平衡孩子的暑期电子设备使用正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新挑战。

家长的“两难困境”

“去年暑假让孩子带手机参加夏令营,结果三天就用光了流量,仔细一看全部流量都用来打游戏。”西安市新城区韩森东路新东尚小区的李女士的“遭遇”引发家长的共鸣。而在西安碑林区的王先生则担忧:“儿子初二了,去年发现他用社交软件和女生聊天,正常交往我们并不反对,可一聊就聊到凌晨,白天上课则是精神恍惚,现在都不敢让他单独拿手机啦。”

2024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 亿人),10岁以下未成年网民约为3849万人,占网民总数的 3.5%,10—19 岁的青少年网民规模约为1.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13.6%。同时,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2024年,12至18岁的未成年人每天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了4.2小时,且有超过70%的青少年坦言“一旦离开手机便会感到焦虑”。

一项针对全国近1000个家庭的调查显示,暑期中小学生手机日均使用时间达4.2小时,较学期内增长近两倍,其中游戏、社交、短视频占据主要使用时长。

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徒叹奈何”,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及网络游戏的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难题。

有数据显示,12-18岁未成年人智能手机持有率达89%,暑期日均使用时长较学期内增长217%。过度使用易引发游戏成瘾(38%)、网络社交风险(25%)、视力下降(63%)等问题。

“技术+契约+替代的三维管理呼之欲出

针对此,西安石油大学的黄教授建议采用“技术+契约+替代的三维方式来管理孩子,从而确保孩子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黄教授建议

在技术管控方面,启用“学生模式”,设置22:00-7:00专门时段自动锁屏,安装“阳光守护”等管理软件,远程监管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同时与孩子共同制定《暑期电子设备使用协议》,明确学习、娱乐时段划分,建立奖惩机制。有条件的家庭

适当安排体育、研学等线下活动,让孩子在游玩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西安浐灞国际港的人严先生生态区采用“手机存折”制度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在实际生活中,严先生安排孩子通过阅读、家务赚取“手机时长”,效果明显。

孩子凭借3小时户外活动或者家务劳动兑换玩1小时手机,如若超出,属于“犯规”一次,户外活动或者家务劳动时间翻倍。学习、运动、阅读等任务完成后,可兑换额外使用时长,睡前1小时禁用手机,避免影响睡眠。

(编辑:王熙玥)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