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主动上门解难题 惠民服务暖企心

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城西管理部破解20年公积金难题

主动上门解难题 惠民服务暖企心

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城西管理部破解20年公积金难题

2025-07-14 11:38:3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马昭 通讯员 赵天娇 靳欣)近日,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城西管理部成功破解陕西省胶合板厂尘封23年的公积金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陕西省住房公积金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模式的显著成效。

6月15日,一通特殊的咨询电话打破了城西管理部日常工作的平静。陕西省胶合板厂反映其单位公积金账户“消失”多年,除单位名称外其他信息全部缺失。经系统溯源发现,该单位自1993年短暂缴存后即中断,账户已按政策注销,533名职工账户转入集中封存户且身份信息全部错误。面对这道跨越两个世纪的民生难题,城西管理部迅速行动,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携带相关证件到管理部深入沟通。据了解,该厂因经营困难曾长期停滞公积金业务,近年来经营好转后希望恢复缴存,但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拦路虎”。

“群众利益无小事,再难的硬骨头也要啃下来!”为切实解决问题,城西管理部与中心各部门联动,创新采取“三步工作法”:首先通过“历史档案+系统数据”双轨比对还原事实,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逐条核对信息,批量修正数据;随后建立“单位经办+职工代表+公积金经办人”的三方协作机制,多次电话指导、微信沟通,完成大批量职工账户信息修改等前置工作;最后运用“线上预审+上门服务”的智慧办理模式,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迎来开户时刻。

7月5日,城西管理部梁懿和樊大可携带移动办公设备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面对复杂的开户流程和严格的审核要求,两位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专业耐心,细致指导材料准备,现场解答各类疑问,当天即完成单位重新开户和首批11名职工账户修复工作。当老职工们时隔二十余年再次看到自己的公积金账户在手机小程序上顺利显示,不少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了!”一位老职工握着樊大可的手连连道谢。

这份贴心服务收获了企业满满的感激。7月7日一大早,城西管理部就收到了陕西省胶合板厂发来的感谢信。信中特别提到:“樊大可和梁懿同志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贵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担当精神。”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上门办”服务机制的最好肯定。

这一案例的成功解决,得益于城西管理部今年4月创新建立的“1+5”上门服务机制:1个工作日内快速响应,5个工作日内办结核查。同时,城西管理部还配套制定《“上门办”服务标准化手册》,对四大类九项服务标准进行明确,形成“预约-核查-上门-跟踪”全流程服务体系。将临时性便民措施升格为常态化服务制度,而这种“移动柜台”模式特别适合解决需要多方协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服务企业15家,解决各类疑难问题56件,服务里程超100公里,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的转变,擦亮了“惠民公积金”服务品牌,服务满意率达100%。

城西管理部此次实践是践行“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理念的生动缩影,下一步管理部将以“三个升级”深化服务改革:一是推动“上门办”向“智慧办”升级,建立问题账户预警机制,定期筛查异常数据并主动联系单位和职工;二是实现“个案解决”向“制度创新”升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分类处理方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规范;三是促进“被动服务”向“主动治理”升级,开展“沉睡账户”唤醒专项行动。

“这份感谢信承载着群众对公积金服务的更高期待。”城西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持续跟踪胶合板厂后续补缴工作,同时也会努力让更多企业和职工享受到高效、便捷、温暖的公积金服务,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每一笔公积金都能真正惠民利民!

(编辑:钟雨琪)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