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丽莉 见习记者 宋可青 张桢璐)近期,西安与全国多地同步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高温天气将持续,局地气温可达38℃以上,令人体感闷热难耐。面对持续“烤验”,市民该如何科学应对?记者走访多位专家、业内人士,为您送上一份“高温防御指南”。
衣:红色衣服更凉快?专家揭秘科学穿搭
“夏天穿红色衣服比浅色衣服更凉快?”这一说法近期在网络流传。对此,西安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所专家(副所长李烨,不愿具名)给出了肯定答案。
西安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所专家告诉记者:“红色衣服既能反射波长较长的红光,还能吸收日光内的紫外线,从而减少热量的聚集,而像白色这样的比较浅系的衣服,虽然吸热较慢,不遮紫外线也不吸光,如果穿的时间久了,体温直接就是原地飙升。”所以这个说法是真实的、正确的,在夏天大家可以选择穿红色的衣服。
“除了颜色方面,材质方面也要首选吸汗透气能力强的。”专家说,市民购买夏季衣物时首选棉、麻、真丝等材质,比较透气吸汗。避免不透气的化纤面料,款式上可以选择宽松轻薄剪裁简单的H型、A字型衣服,这类衣服可以保证空气流通,帮助散热。除此之外也要做好防晒工作,在长时间外出时,尽量佩戴黑胶遮阳帽、太阳镜。穿着防晒衣或冰袖。涂上高倍数防晒霜(SPF50+/PA+++)。勤换勤洗保持衣物干燥,避免长时间穿着湿衣服引发感冒或皮肤问题。
食:高温天食欲不振?营养专家推荐解暑食谱
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重要的养生时段,随着高温天气来临,不少市民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那么,究竟怎么吃才能既解暑又养生?
西安营养协会副秘书长张旭支招,此时饮食应遵循“清热解暑、健脾祛湿、补充营养”原则。具体而言,可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多吃蔬菜水果,尤其绿叶蔬菜例如清炒空心菜、凉拌菠菜等,此类蔬菜不仅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提供膳食纤维,促进肠道消化。
同时,高温天气人体出汗多,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至少应达1500-1700ml。适当吃些生姜或喝姜茶,有助于温胃散寒,对抗暑湿对脾胃的影响。
张旭还特别提醒市民,夏季饭菜需现做现吃,一定不能贪凉,过多食用冰冷食物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腹泻等问题,儿童、老人及肠胃功能较弱者更应谨慎。
住:室内也会中暑?科学防治不可忽视
“这几天又闷又热,真难受!”最近身边此类的交谈声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只有室外才会中暑”,实则不然。宝鸡市蔡家坡耳鼻喉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王素文指出,若房间长期封闭不通风、楼层矮小或墙体薄,经长时间太阳直射后,室内温度会大幅升高,人体长期处于此类环境中,易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人们感觉身体上的器官像煮熟一样难受。”王素文说,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开窗通风,用湿冷毛巾或冰袋敷于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同时打开空调、电扇帮助散热;若患者意识清醒,可适量补充淡盐水及电解质饮料,但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防呕吐;若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他人帮助下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等待救援。
行:夏季行车隐患多 交警提醒安全第一
夏季高温易引发车辆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多起事故为大家敲响警钟:4月15日陕西延安一车主车内打火机高温爆炸起火;5月15日北京大兴一私家车因遗留车内的充电宝高温“热失控”冒烟;7月1日山西大同一半挂牵引车驾驶人午间疲劳驾驶追尾,致 13人受伤。针对夏季行车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宝鸡市岐山县交警大队李永辉交警提醒,高温天气下,车内切勿放置打火机、充电宝、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以防爆炸。此外,老旧车辆需及时检查线路,避免因线路老化引发事故。李永辉强调,夏季疲劳驾驶、带病驾驶和酒后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员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瞌睡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