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葛兰)7月16日11时许,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御笔华府社区的餐厅里其乐融融。65岁的张希琴提着一袋大米走进门,志愿者连忙上前帮忙,却被她笑着摆手:“这是捐给餐厅的,总不能天天白吃白喝。”自5月19日社区餐厅开张以来,这样的暖心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这家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餐厅,如今已成为190位老人的“幸福港湾”。餐厅的爱心货架上,米面油整齐码放,一旁的屏幕滚动着捐赠信息:何淑芳一桶油、一袋面;天天利民综合市场王建革捐赠一袋大米;巨碧莲200元现金……这些来自老人们的点滴心意,汇聚成支持餐厅运转的强大力量,既减轻了运营压力,更藏着老人们对这份免费午餐的珍视。
“这里的饭菜软烂好消化,志愿者比自家孩子还贴心。”67岁的王安营边吃边夸,餐桌上的清蒸鱼、炖豆腐、炒时蔬都是适合老人的口味。行动不便的老人会被志愿者搀扶到座位,有人帮忙盛饭,有人协助打包,细致服务让老人们倍感舒心。一位老人坦言,老伴患病、自己还要帮女儿送孙辈上学,社区餐厅解决了她的午饭难题。
为让老人就餐更便捷,社区早已做足准备。开张前,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用3天时间逐户敲门登记,将符合条件的老人信息录入人脸识别系统。如今,老人们只需对着设备“刷脸”,3秒内就能完成身份认证,然后就可以用餐。
餐厅刚开张时,不少老人早早排队等候,一度出现就餐高峰。御笔华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蓓看在眼里,用两天时间梳理情况,为190位老人制定错峰就餐表,分批次安排用餐时间,排队难题迎刃而解。“现在大家不用赶早,按固定的时间来就能吃上热乎饭。”张蓓说,餐厅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成了老人们交流互动的“大家庭”。
从张希琴捐出的那袋米,到屏幕上滚动的捐赠名单;从志愿者搀扶老人的手,到“刷脸”时响起的提示音,这家社区餐厅正用细节编织着老人们的幸福图景。190份笑容背后,是社区关怀的温度,是邻里互助的温情,更是基层治理中“老有所养”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