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任荣)2025年7月中旬,长安大学赴新疆焉耆“丝路育才传薪火·推普同心绘华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焉耆县第一中学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非遗技艺体验、诗词大赛、学业帮扶等形式,多维发力推动文化传承与普通话普及,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技艺体验:感悟丝路文明
7月16日,实践队举办“丝路瑰宝焕新彩·珐琅生辉聚同心”非遗掐丝珐琅技艺体验活动。焉耆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上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活动中,指导教师朱禹诚阐述了非遗保护的时代意义,队员王尧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强调其从西域传入后经中华工匠创新,最终成为独具东方特色的“国粹”,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
实践队员于子涵现场教授掐丝与彩砂填充技艺,指导学生制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珐琅作品。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飞花令”大赛:以诗词推广普通话
7月17日,实践队举办“推普同心绘华章”飞花令大赛,焉耆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贺怡及30余名各族学生参与。活动由队员田媛主持,设置诗词诵读、主题竞答、车轮对抗等环节,学生们用标准普通话热情参与,展现了扎实的诗词功底和语言素养。
大赛以诗词为纽带,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化动力。
学业帮扶与心理共建:同辈引领促成长
自7月15日起,实践队为焉耆一中86名各族学生提供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业帮扶。队员们采用普通话教学,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并鼓励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此外,实践队还开展了“同辈同心齐力帮扶,携手成长收获星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互动游戏、歌曲联欢等方式,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