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李佟 郑凯文 冯镇 戴桢子)7月15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赴陕西西安蓝田“青锋筑梦 乡途同行”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在进行中。
诗行间的声韵流转
第一节是朗读课。在蓝田县玉山镇玉山社区“希望小屋”,来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队员先带领孩子们认读诗中的生字词,在黑板上标注出易错读音,并且还详细讲解了诗歌的内容思想,以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紧接着,队员示范朗读,强调诗句中的停顿和语气变化,随后让孩子们分句跟读。孩子们逐句模仿,跟着队员的手势调整节奏。集体朗读时,孩子们声音洪亮,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在其中。
课程间隙,孩子们在小屋内自由活动,有的翻看桌上的绘本,有的整理自己的文具。队员们则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好手工课材料,将素面纸扇和水桶摆放在教室后面。
彩漆绘扇 温情共融
第二节手工课以非遗漆扇制作为核心,让这项承载着历史韵味的传统工艺走进课堂。队员们先展示了多柄纹样雅致的漆扇成品,从花鸟鱼虫到山水景致,每一款都透着传统工艺的细腻。随后,队员详细讲解了天然漆料的特性,打底到上色的传统步骤,将非遗技艺的传承融入教学细节。
制作环节中,孩子们接过工具,依据自己的想象挑选漆料,有的取一抹靛蓝,有的选一片明黄,更有孩子尝试将几色交融,在扇面上晕染出独特的纹理,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童真巧思。
队员们看到孩子们有遇到漆料调和不均的情况,便俯身示范,孩子们时而屏息勾勒线条,时而微微转动扇面调整角度,指尖的漆料在扇面上渐渐铺展成画,非遗的韵味与孩童的创造力在此间静静碰撞。
作品初成,队员们小心接过孩子们的漆扇,逐一挂在门口的柳树上。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扇面上,漆料在微风中慢慢凝固。课程收尾时,所有漆扇整齐排列桌面,孩子们围站一旁,与自己参与创作的非遗作品合影,定格下传统工艺与童心相遇的瞬间。
当日支教的活动安排兼顾了文化知识传授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这一过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