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汤苗 记者 李杰)近年来,勉县紧扣省市创业就业工作部署,以“孵化基地矩阵”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政策赋能、产业聚能、服务提能三大举措,构建起覆盖商贸、文旅、餐饮、制造等多领域的创业孵化集群,全力助推县域创业创新和就业扩容提质。
政策赋能:制度创新夯实孵化根基
“政策是孵化的第一生产力。”制定《勉县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标准+动态考核+梯度补贴”机制,将场地租金减免、水电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精准滴灌至6家孵化基地。锦湖商圈通过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年营业额达1700万元;团结返乡创业园区依托易地搬迁政策叠加,吸引大成电子等企业落地,吸纳600余名群众就业。全县累计发放孵化补贴86.3万元、创业贷款4500万元,实现“一纸政策”激活“一池春水”。
产业聚能:特色集群点燃发展引擎
坚持“一基地一产业一品牌”,6大孵化基地错位发展、协同共进:锦湖商圈打造“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生态圈,成为勉县“城市会客厅”;江南时代城以“特色美食一条街”点亮夜间经济,入驻餐饮企业38家;长鑫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基地以“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特色,通过整合就业创业培训、金融法律支持等多元化资源,打造县域中小微企业成长赋能平台;恒源众辉依托温泉地热资源深耕“商旅融合”;鑫诚汽贸延伸“销售+维修+培训”链条,带动就业岗位69个;团结返乡创业园区探索“政府+企业+农户”协作,电子加工产业向社区延伸,让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服务提能:精准滴灌破解成长痛点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定期深入基地就创业孵化服务开展“一对一”指导;依托“沔水摆渡人”创客沙龙活动平台,为孵化基地在孵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能力提升、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组织基地负责人赴西乡、略阳、南郑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重点借鉴孵化管理、设备维护、运营模式等内容,推动孵化基地提质升级,带领孵化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全县6家孵化基地累计孵化创业实体223家,带动就业1666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日益凸显。下一步,勉县将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链布局孵化资源,重点推进孵化基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升级,通过优化运营机制、强化产业对接、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孵化基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