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推普送国学,童声振山乡

推普送国学,童声振山乡

2025-07-24 18:06:52
分享到:

潺潺岚河流水,朗朗桃园书声。西安外国语大学首支“本硕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团队——青马知行“国之大者”队,在安康市岚皋县孟石岭镇桃园村开启了“推普赋能乡村童语,助力儿童语言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践篇章,将国学经典携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送入乡村孩子的课堂。

活动伊始,队员们在桃园村村委会精心布置诵读场域,营造浸润式学习氛围。孩子们最初面对镜头时略显羞怯,普通话发音也稍显模糊,但在志愿者们温暖耐心的示范下,他们逐渐挺直了小小的脊背,眼神里怯意退去,开始认真模仿每一个音节。当那句“父母呼,应勿缓”终于被清晰有力地念出时,一张张小脸上顿时绽放出如释重负又自豪无比的光芒,语言之桥一旦搭成,表达的勇气便如岚河水涨,自然奔涌。孩子们互相纠正口音,彼此鼓励,普通话的种子,在桃园沃土中破土吐芽。

国学课堂上,《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章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志愿者们以故事讲解、情景演绎等方式,将深奥的国学道理转化为孩子们易懂易读的生活实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边拍手跟读,一边模仿着传统礼仪动作。遇到不解之处,高年级学生主动为低年级同学答疑解惑,课堂上互教互学的场景暖意融融。志愿者将经典中的家国情怀、孝悌之义,融入生动的故事讲述,使遥远文字焕发出贴近泥土的温热。当读到“学而时习之”,老师轻声引导:“把知识学好,将来才能把桃园村建设得比诗里更美。”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光越过眼前书本,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家乡未来千丝万缕的联结,“学知识,报家乡”,这朴素的信念在诵读声中获得了深邃的滋养。。

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国学课程。普通话为当地孩子们打开通向山外的门户,而国学则赋予其立足乡土的文化脊梁,课堂上,队员们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和趣味游戏,教孩子们认读简单的国学经典语句,同时纠正他们的普通话发音。五岁的小女孩轩轩学得格外认真,跟着队员一字一句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小脸上满是专注。当队员问她学得开心吗,她奶声奶气地说:“开心!明年暑假你们再来,我还要让哥哥再给我报个名!”

团队指导老师高明深刻指出:“语言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在桃园村,我们不仅听到了童声与岚河共鸣的琅琅书声,更见证了普通话为孩子们推开眺望世界的窗口,而国学经典则深深培固了他们的文化根系与乡土情怀。从‘学知识’到萌生‘报家乡’之志,正是推普与国学双翼并举,赋能乡村儿童全面发展的生动诠释。”

此次送国学下乡活动,将推普与国学传承有机结合,让乡村孩子们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普通话水平。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国学、回报家乡的种子。志愿者们欣喜地观察到:“孩子们不仅普通话说得更自信了,言谈间还常自然带出诵读过的经典句子,那份对家乡的自豪与回馈的念头,像种子一样正在萌发。”

青马知行“国之大者”队以青春之手,在桃园村播下的不仅是字正腔圆的语言种子,更是传承不息的文化薪火。这童声朗朗穿透群山,终将汇入时代江河,乡村孩子们以自信童音讲述的家乡未来,必将在更辽阔的天地间激荡出深沉的回响。

(供稿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团委 周萌、乔子谦、鲍宇茜)

(编辑: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