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史婉婷 何文萱)面对持续高温,冰杯由去年“小有名气”一跃成为夏日“顶流”。在便利店、超市的冷柜里,售价3.5元至4元的冰杯占据着显眼位置。记者7月31日在西安街头采访时发现,今年的冰杯又有了新玩法。
便利店推出各种“冰杯+”
当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长丰园小区的一家连锁便利店内。220g装的食用冰杯标价4元,货架上还陈列着杨梅、咸柠檬等口味的水果冰杯,售价为6元。
店员向记者透露,入夏后冰杯销量一路飙升,“每天能卖出去50多杯,很多顾客买了就在现场DIY饮品。”
与以往DIY饮料不同,今年便利店中又多了“微醺”的选择——只需一瓶小容量的洋酒(大多选用伏特加),搭配上一瓶果味饮料、茶饮或是碳酸饮料,将它们一起倒入冰杯,简单几步,一杯自制“小甜酒”便新鲜出炉。
为此,便利店甚至推出了DIY调酒套装,即商家预先配好调制酒饮所需的产品,一并打包出售,并提供“搭配指南”供顾客参考。
居住在长丰园小区2号楼的王恩龙熟练地拿起一瓶50ml的伏特加,搭配一罐橙汁、一瓶葡萄汽水和一个冰杯,将酒与饮料混合轻轻摇晃,一杯“绝对日落”鸡尾酒就完成了。
“自己调酒不仅成本低,还能享受DIY的乐趣。”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在酒吧喝一杯鸡尾酒,价格在50元至100元不等,而在便利店,搭配几元钱的饮料和冰杯,十几二十元就能自制一杯。
“便利店24小时营业,无最低消费,购买方便,随时都能开启微醺时刻。”王恩龙说。
在另一家便利店内,记者看到,收银台旁显眼位置摆放着微醺联名套装,包含一瓶伏特加或威士忌、一瓶拿铁、一个冰杯,售价29.9元。
店员介绍,这种套餐是品牌方根据热门搭配组合的,比单独购买更划算,深受年轻人欢迎,线上外卖订单也不少。
除了“情绪价值”还有社交属性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网友关于“冰杯”的讨论已超2万条。
“95后”杨爽是个十足的冰杯爱好者,她最近刚发布了一条“冰杯+酸梅汤”的陕式喝法教程。先往冰杯里倒入冰镇酸梅汤,看着气泡在冰块周围滋滋冒起,再点缀两颗话梅,这条笔记已经吸引上千点赞。
“这是我从小喝到大的味道,加了冰杯之后更清爽,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多共鸣。”杨爽表示,她最喜欢的还是用冰杯制作高颜值“冰咖”,分层的咖啡液倒入冰杯的瞬间,冰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凉快。
“买的不只是冰块,是高温里的‘即时续命’体验。”市民郑涵一的话,道出了冰杯的情绪价值——它既是消暑工具,也是年轻人DIY创作与社交分享的载体。
在社交平台上,花样百出的“冰杯配方”正疯狂吸引年轻人。“冰杯+维他柠檬茶”“冰杯+椰汁+厚奶盖”“冰杯+威士忌+薄荷叶”……
“00后”林思羽最近迷上了用冰杯调配各种饮品,“昨天试了用咸柠檬冰杯泡乌龙茶,今天打算挑战冰杯+气泡酒,每次成功调出好喝的饮品,都要拍张照发朋友圈,朋友们会评论求教程,这种被认可的感觉特别好。”
线上线下齐火 冰杯成市场新焦点
冰杯的热销不仅体现在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同样火爆。《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品类连续两年消费增长超300%。
某生鲜APP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冰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同时,作为“调饮搭档”,它还带动了消暑相关商品的销售,与果蔬饮料搭配的外卖订单同比增长320%,与酒水饮品搭配的订单也增长约300%。
市场上的冰杯,与家庭自制冰块有啥区别?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进行了对比——后者冰块晶莹透亮,几乎无气泡,放入饮品后融化速度明显慢于自制冰块。
这得益于特殊的生产技术。通俗来说,就是先将自来水净化干净,去除杂质,然后让水在缓慢流动的过程中逐层冻结。“这样形成的冰块结构更紧实,硬度高,所以融化速度慢。”
此外,在售冰杯多经过“去棱处理”,呈现“似圆非圆”的造型。“边角是最易熔化的部位,去除后能延长融化时间。”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工艺让冰杯在30分钟内的融化量比自制冰块减少约40%,更适合搭配饮品。
冰杯原料为水,为什么能卖到3.5—5元?冰杯需要使用耐低温的食品级塑料杯,它需要长久耐受-20℃低温不破裂,同时要耐一定高温,保证滚烫的咖啡液接触到杯壁不会导致杯子融化,还要确保在运输挤压过程中不变形,长期冷冻不析出有害物质。这类耐冻又耐烫的食品级塑料的成本,本身就比普通PET瓶高。
此外,冷链运输和存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制冰厂到便利店,冰杯需全程保持零下18℃环境,运输成本是常温运输的3—4倍。加上运输成本、门店冷柜电费、人工等费用,推高了成本。
2025年,农夫山泉、伊利、蒙牛、元气森林等品牌陆续入局,抢占此前主要由便利店主导的冰杯市场。
为何大厂都瞄准冰杯?它本身是强有力的引流工具,真正带来利润的是其所搭配的饮品等核心商品。
冰杯的热销,折射出多维度的消费心理:一方面,高温天气下,消费者对“即时清凉”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冰杯的DIY属性和比例随机性,带来了操作的参与感与饮用的趣味性;同时,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让“晒配方”“秀搭配”成为流量与社交的双重驱动,吸引更多人加入冰杯消费,成为潮流。
随着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成本逐步降低,冰杯有望从“夏日限定”走向全年可得的日常消费品,成为更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冰杯作为核心品类之一,增长潜力巨大,一场围绕“小小冰块”的产业竞逐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