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通讯员 郑敏 记者 姬娜)暑期,由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陕西省光明工程志愿者协会、西工大附中家长帮、康蕾(陕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环东社区和秦税志愿项目举办的“薪火相传 志愿少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在渭南桥南镇留守儿童家园、陕西光明学雷锋实践基地和环东社区开展。
情暖留守儿童 非遗助力乡村
7 月 26 日,第一期活动在渭南桥南镇留守儿童家园拉开帷幕,来自西工大附中、曲江一中、高新区第三学校、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铁一中金湾中学、西安市城南中学和煜星外国语小学等13所中小学生携手多所高校志愿者,共同开启公益之旅。
孩子们走进留守儿童家园,感受同龄人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一场跨越城乡的爱心捐赠在此刻温暖展开。专业老师还为 65 名留守儿童及志愿者们开设了城乡儿童融合、志愿服务和礼仪文化的知识课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城市孩子在爱心菜园里劳作,感受农村生活。此外,大家还体验了陕西非遗巧娘草编,深刻体会传统技艺的魅力。
学雷锋精神,社区调研助困
7 月 29 日,西工大附中、西安邮电大学等学校的大中小学生以及环东社区共40余人聚焦社区敬老助困。
此次活动将志愿服务实践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大家先是学习社区治理与调研方法,随后携带爱心物资入户走访环东社区的困难家庭,开展敬老助困帮扶,同步进行社会治理问卷调研。
在综合能力与志愿精神培育方面,通过“突破心理黑暗” 体验、雷锋徽章DIY及公益演讲等环节,提升了学生们的沟通技巧、同理心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公益情怀。
活动尾声,由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领誓,专业培训师为参与者颁发荣誉证书及证明,激励着青少年以行动践行公益精神。
再聚留守儿童家园,非遗传承赋能乡村
7 月 31 日,来自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等学校的22名学生志愿者,与康蕾(陕西)大学生创业团队、2025年第五期“新薪火大学生精英人才培育计划”学员带着爱心生活物资,在渭南桥南镇留守儿童家园里欢聚一堂。趣味游戏、手工制作,欢声笑语回荡在院落,城乡孩子的心在此刻紧紧相连。
下午的非遗工坊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春苗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草编作品在志愿者手中初具雏形,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三期“薪火相传 志愿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将公益实践、劳动体验、非遗传承、社区调研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让青少年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在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添彩、为社区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