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5分钟扑灭火情4小时锁定嫌犯 浐灞公安“最小作战单元”显威力

5分钟扑灭火情4小时锁定嫌犯 浐灞公安“最小作战单元”显威力

2025-08-02 22:45:3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苏燕 记者 代泽均)“地下车库浓烟滚滚,好像着火了!”7月2日凌晨,公安浐灞分局十里铺派出所接警电话响起,辖区一小区居民焦急的声音刺破深夜的宁静。

接警民警一边快速赶往现场,一边调度小区治安协理员王社峰。

“收到,马上到!”王社峰的回复短促有力。接到指令后,他快速赶往了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刺鼻的焦糊味混杂着浓烟扑面而来,只见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柜体正冒着明火,塑料外壳已烧得变形。

民警赶到现场时,看到王社峰正在组织围观人员到安全区域。“大家别靠近!”辅警疏散周围的居民,王社峰配合民警从墙角取下干粉灭火器,拔销、瞄准、按压,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白色粉末精准覆盖火焰根部,两分钟后明火被扑灭,随即物业打开车库排风系统,浓烟在通风管道的轰鸣声中逐渐散去。

从接警到险情控制,全程仅用12分钟。

“王师傅和咱民警这配合、这手速,真快!”周围的群众不禁感慨道。

这场深夜处置,是十里铺派出所“1+N”最小作战单元的生动实践。“社区协理员就像安在群众身边的‘传感器’,他们熟悉地形、掌握民情,能实现3分钟响应、5分钟处置的初期防控效果。”派出所负责人介绍,该所将辖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作战单元,每个单元配备1名社区民警、2名辅警和5-8名治安协理员,通过“日常培训+实战演练”模式,确保民辅警和协理员都能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监控调取、初期秩序维护等12项基础技能。

在工作机制上,这种“1+N”模式有着严谨的体系支撑。网格划分并非随意而为,而是依据人口密度、治安复杂程度、重点单位分布等因素科学划定,每个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民警,对网格内的治安状况负总责。日常培训实行“双轨制”,一方面,由所内业务骨干定期开展理论授课,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应急处置流程、证据收集规范等;另一方面,邀请消防、电力等专业部门人员进行实操教学,像灭火器的不同类型适用场景、监控设备的操作技巧等,都有细致讲解。实战演练则模拟各类常见警情,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让协理员在模拟环境中熟悉处置流程,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十里铺派出所还建立了高效的联动机制。接警后,派出所根据警情发生地匹配对应的网格作战单元,实现指令的快速精准传达。对于复杂警情,能迅速启动多网格联动,集中力量进行处置。此外,派出所还推行“时时碰头、事事总结、适时考核”制度,各网格责任民警与协理员碰头交流当日情况,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且根据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奖惩,以此激励协理员积极履职。

这不,在辖区不同的小区,另一种作战模式正发挥效能。6月19日上午11时,一位业主发现私家车玻璃被砸时,社区民警张磊正带着辅警处理另一起纠纷。他当即联系小区治安协理队负责人李春赞:“老李,麻烦带李卫卫先去固定现场,我处理完这边马上到。”

李春赞和李卫卫赶到地库时,只见这位业主的越野车左后窗玻璃被砸出圆形破洞,车内物品散落一地。“你别急,我们先看公共视频。”两人一边安抚业主,一边调取地库摄像头的存储录像。画面显示凌晨3时许,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用工具破坏车锁后实施盗窃,得手后沿消防通道逃离。

随后,李春赞和李卫卫分头行动。李春赞查看电梯轿厢内的摄像头视频录像,追踪嫌疑人可能的进出路径;李卫卫则走访夜班保安,核实陌生人员出入记录。监控画面在显示器上飞速流转,直到15点15分,李春赞突然按下暂停键:“看!这人进了3号楼2单元!”

最终,在李春赞和李卫卫的配合下,民警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不久后,犯罪嫌疑人落网。当场起获被盗的笔记本电脑和现金。

这场持续4小时的追踪,展现了社区力量与警务效能的深度融合。

从凌晨火场的果断处置到白昼追踪的细致排查,十里铺派出所的最小作战单元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在辖区内构建起立体防控网。

今年以来,十里铺派出所通过协理员前置处置,辖区刑事警情同比大幅下降。“把警力摆到最前沿,让防控触手可及,这就是我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派出所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这支基层作战单元的力量源泉。

(责编: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