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天热吹空调 大荔冬枣为啥“盖上了棉被”

天热吹空调 大荔冬枣为啥“盖上了棉被”

2025-08-04 20:51:1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石喻涵 马昭 实习生 史婉婷 何文萱)8月4日11时48分,省农垦集团朝邑农场大荔冬枣示范园二区区长陶洪扳动开关,10座大棚的保温被缓缓降下。  

眼下正值冬枣上市旺季,但在夏天给果子“盖被子”,不怕把冬枣捂坏?

“不用担心,我们测过,盖被后棚内温度能降低3-5℃,有效避免果实被晒伤。”朝邑农场大荔冬枣示范园技术主管韩志权解释。每天12时至17时,当棚内温度超过37℃,这些厚度达2.3公分的保温被便会准时“上岗”。

除了物理遮阳,滴灌系统也会同步启动,为枣树补充水分。

按照大棚按保温性能可以分为几类:保温效果最优的是“坑棚”其次依次为“钢架棉被棚”“钢架双膜棚”“钢架单膜棚”,最基础的则是露天冷棚。其中,采用“钢架棉被棚”种植的冬枣,就是这几天“盖着被子”的品种。

韩志权和冬枣种植打交道已有25年,见证了防暑技术的迭代。“早年遇高温,我们得给棚膜喷泥水遮阳,一场大雨过后又得重新处理,哪像现在这样省心。”

如今,这片500亩的示范园通过精准控产保证品质,亩产始终稳定在2500至3000斤。“今年的冬枣从6月中旬开始采收,眼下多数棚区已进入销售期,采摘将持续到8月底。”韩志权说,“收购价稳定在每斤10元左右。”

作为示范园二区区长的陶洪,手机里能实时显示棚内温湿度、紫外线指数等数据,不过他仍坚持每天到棚区巡查。“屏幕上的数字再精准,也比不上亲眼观察——光照越充足,果实着色越均匀,成熟度也越高。”

在分拣区,陕西省大荔县赵渡镇四组村民陈秀英戴着草帽,正仔细挑拣出品相欠佳的冬枣。它们将被运往下游厂家,用来生产冬枣衍生产品。

陈秀英在园区工作了12年,如今两个孩子分别在西安和太原务工。每天清晨五点半到岗,忙碌至十一点半,日薪近百元,这份工作让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又额外有了一笔稳定收入。

不少人会疑惑:为何名为“冬枣”,却在夏季上市?这背后藏着大荔冬枣的“逆袭密码”——品种上,经过改良选育的早熟品种将成熟期提前至夏末;气候上,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独特的光热条件为提前成熟奠定基础;技术上,大棚种植等手段精准调控生长周期,最终实现了“冬枣夏熟”的转变。

作为大荔县农民增收的“金果子”,大荔冬枣上市期可从5月延续至10月。

近年来,大荔坚持三产融合、以果兴旅,2024年冬枣产值突破100亿元;建成西部首个“枣文化博览园”,配套建设26公里的环形观光路;带动全县发展精品旅游点13处、观光采摘园140余个。如今全县42万亩冬枣园年产鲜果超70万吨,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

(编辑:薛诗彤 见习编辑 薛璐)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