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陶颖 代泽均)“用手持式气体成像仪一扫,气体泄漏点立马显形,老师手把手教完,我很快就练熟了!”8月12日,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组织的专项培训现场,一位执法人员难掩兴奋。当天,一场围绕规范涉企执法和执法新装备使用的培训,让70余名执法人员通过系统性学习与实操演练,提升了执法能力与专业素养。
新装备理论+演示 参培人员学得很认真
当天的培训会围绕执法新装备展开“理论+演示”教学,并邀请了多位资深专家现场教学。
在上午进行的理论培训环节,工程师侯艳阳与高峰,首先针对“便携式水污染多参数在线分析仪”,从设备检测原理到样品采集技巧予以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对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快速检测,让执法人员直观了解如何用科技手段锁定水污染源头。
在随后进行的“多参数气体检测仪”讲解环节,工程师李强边演示边讲解:“这个仪器能装在无人机、汽车上,易燃易爆场所、突发污染事故现场都能上,尤其是在找不到污染源时,它就是‘破案神器’!”讲解生动实用,参加培训的执法人员听得格外认真。
其间,工程师范延良介绍的“手持式气体成像仪”,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款仪器专为气体泄漏检测设计,能在炼油厂、化工厂等严酷环境中工作,即便热空气干扰也不怕。“对着可疑区域一扫,泄漏点就会在屏幕上显形。”范延良说。
分组实操“练硬功” 专家手把手教真招
在下午进行的实操演练环节,为确保每位执法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执法新装备的使用方法,执法人员按分组由三组专家分别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确保每人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最大化提升实训效果。
实训现场气氛热烈,执法人员积极投入操作练习。大家严格遵循流程,从设备开机校准、参数精准设置,到模拟真实执法场景进行现场检测、规范记录数据并展开分析,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力求操作规范、数据准确。
实操过程中,执法人员遇到了不少具体问题:有的对气体成像仪的灵敏度调节档位掌握不清,有的在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模式切换上出现卡顿,还有的在水污染分析仪的数据校准周期把握上存在偏差。面对这些操作难题,执法人员主动向带队专家请教,专家们耐心细致地逐一指导,通过一对一交流、手把手教学的方式,结合实际执法案例拆解问题,帮助执法人员理清操作逻辑、纠正错误手法。
涉企执法“划红线” 严查乱检查不姑息
此次培训是西安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培训期间,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东针对涉企执法明确提出要求:严查乱检查、乱罚款、吃拿卡要等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绝不姑息;严禁擅自扩大检查范围,执法计划外不得随意安排专项行动;所有执法检查严格遵循“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入企执法检查必须扫码登记,确保全程透明。
同时,部署了2025年全市执法大练兵工作,从交叉检查、案卷评查、新装备运用三方面发力,瞄准短板精准提升,推动执法能力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西安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用精准执法守护蓝天白云、清水绿岸,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注入“执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