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明)在白河县双丰镇的白河县丰源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渔业养殖基地,一排排蓝色陆基桶整齐排列,工人在抛撒饵料,成群的鲈鱼欢腾跳跃,激起层层水花。白河县丰源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渔业养殖基地负责人林启忠说,截至目前,基地养殖鲈鱼50余万尾,预计年产量30余万公斤,产值超1000万元,所采取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可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白河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境内水资源丰沛,适宜发展生态渔业。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稻渔综合种养、冷水养殖、设施养殖为重点,推行“一水一策”绿色养殖模式,推动生态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
白河县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杨少鹏说,围绕“稳河湖、扩稻渔、改池塘、增设施、强冷水”思路,白河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丰富养殖品种,构建起“养殖+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一方面扶持富硒渔业加工企业,培育“安康汉水鱼”区域品牌;另一方面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休闲垂钓、渔旅观光等业态。该县“拉网捕鱼”体验、稻渔种养观光等项目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带动周边餐饮、民宿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截至目前,白河县已培育水产规模经营主体33家。其中,现代设施渔业经营主体8家,流水跑道式池塘养殖企业25家;建成陆基鱼池3万余立方米,水产品产量达5300吨,生态渔业总产值突破2.3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渔业的“金名片”。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安康市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倍增计划,扩面积、增产量、提质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优做强品牌、优化监管服务,走出了一条以鱼净水、以水养鱼、以渔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鲟鱼可是咱岚皋的‘水中珍宝’。”陕西省顺兴硒源农旅发展公司养殖基地负责人廖龙飞指着水中灵动的鱼群介绍,“目前,我们的水产养殖面积共1.5万平方米,有200个直径两米的圆形育苗盆,现投放鲟鱼苗8万尾、花鲢苗5万尾,计划再增投20万尾。此外,基地还引进了200尾鲟鱼种鱼,其中最大的种鱼重200多斤。”
岚皋县地处秦巴腹地,有大小河沟600余条,为冷水鱼提供了优良生存环境。近年来,岚皋县锚定“冷水鱼+富硒”的产业定位,以杂交鲟鱼、多鳞白甲鱼等特色品种为突破口,延伸鱼子酱、鱼糜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垂钓基地,探索出“生态养殖+精深加工+渔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据介绍,岚皋县已初步建成了以冷水鱼为主导、各类经济鱼类为补充的繁育一体化产业体系,水产养殖面积18671亩,年产水产品7000余吨,培育出“南宫鱼”“岚翠湖”“汉岚”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带动渔业从业者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