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雁塔区举办“头雁”便民集市,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小区里的便民集市

雁塔区举办“头雁”便民集市,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小区里的便民集市

陕西日报 2025-08-20 16:27:26
分享到:

8月12日,在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融创珑府社区“头雁”便民集市上,医生为群众义诊。

本报记者 李羽佳文/图

在西安市雁塔区,有一种集市,专门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这便是“头雁”便民集市。

8月12日上午,杜城街道融创珑府社区热闹非凡。人大代表接待、义诊、电脑维修、衣服缝补等10余个摊位依次排开,人流不断。这是该社区今年举行的第11场便民服务活动。

“我们原计划每月开展一场便民服务活动。由于群众希望多开几场,我们就将集市设在室内多开几场,满足群众意愿。”融创珑府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咏春说。

融创珑府社区的上班族和青少年较多。每逢暑期,旧书旧物的处置让很多家庭“头疼”。“上个月,融创天朗珑府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把废旧的岗亭改造成了一个旧物置换的小铺。小区居民和周围商户把自制的手工艺品放到小铺里展示、以物换物,还有人把看过的书籍捐到小铺。志愿者详细记录下居民捐书的时间、数量等信息,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韩咏春说。

要匹配如此精准的服务需求,关键在厘清几个“什么”。

2024年11月,雁塔区印发《西安市雁塔区关于进一步规范“头雁”便民服务集市实施细则》,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聚焦厘清居民需求“是什么”、周边资源“有什么”、便民集市“干什么”,列出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方便群众就近咨询、办事,实现便民集市与居民需求“双向奔赴”。针对特殊群体,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力量还提供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拉长服务“半径”。

截至目前,雁塔区已累计开展400余场次“头雁”便民集市活动,提供60余类服务,覆盖群众8万余人次,用心用情回应民生期盼。

8月2日,在电子城街道万熙社区的“头雁”便民服务集市上,小学生徐方涵忙个不停——一会儿在非遗展示区学习并体验糖画、扎染,一会儿化身政策宣传员为社区居民宣传惠民政策、垃圾分类知识,还在儿童活动区制作手工艺品。

这些摊位得益于社区以党建引领共驻共建,整合辖区内职能部门、医院、新兴领域等资源形成的“组团式”服务。通过多方联动,集市还常设置政策宣讲、健康义诊、便民服务、意见征集等摊位,开展紧贴群众需求的为民服务活动。

万熙社区每年都会举办暑期公益托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各类志愿者带着辖区的青少年一起开展读书会、公益观影、公益课堂等活动。在6月的便民集市上,万熙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宇玲听到一些“暑期限定”诉求——“孩子马上放假了,想去周边转转,但周内家长得上班,周末景区人多、体验感不好。社区能不能组织一次活动?”“放假后,我想做些暑期社会实践。社区有没有大学生能够参与的岗位或活动?”

有了新诉求,社区将暑期公益托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丰富。8月8日,社区30余名青少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到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的农民画博物馆和蔡家坡村开展研学活动。

“孩子们一整天都很兴奋。有社区工作人员相随,家长们也很放心。大学生志愿者说,这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马宇玲说,“这就是便民集市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民难,促进社区和谐的生动案例。通过便民集市,我们能及时听到群众所盼,给群众提供的服务也能更加细致、精准,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舒心。对社区,群众也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邻里间的感情在一次次互动中越来越紧密。”

雁塔区还通过“头雁”便民集市着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积极引导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加入,促使其从社区服务对象转变为基层治理力量;在社区中发掘“能人”,设置各具特色的摊位,并将群众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自编的航模讲解、精心创作的非遗产品等纳入集市,丰富居民生活体验,营造“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氛围,在社区中汇聚起温暖和爱。

(编辑:钟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