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葛兰 陶颖 实习生 向嘉祺)“花39元买的玩具,拼好后没听到预期的蝉鸣,我该怎么办?”8月21日,西安市民任女士向三秦都市报“小秦帮忙”栏目反映,她在西影路附近一商场内的自助售货机上买了一款玩具,回家拆开拼装后发现存在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
蝉鸣玩具不响惹娃哭 宝妈求助
任女士告诉记者,8月20日,她带5岁的儿子去西影路附近一商场购物时,孩子被自助售货机上的一款玩具吸引,拉着她非要购买。任女士觉得39元的价格不算贵,而且能和孩子一起动手拼装,拼装好后摇一摇还能听到动物真实叫声,便扫码支付后取了货。
当时手里东西较多,任女士只是简单查看了盒子外包装,没发现明显破损,就把玩具塞进了包里。回到家,孩子立刻拆开盒子,拿出里面的拼插纸模进行拼装,可拼好后,母子俩都愣住了,期待的蝉鸣并没有响起。“孩子当场就哭了。”任女士说。
更让任女士无奈的是,她翻遍玩具包装,也没找到售后说明。任女士表示,自助售货机购买确实方便,但出现问题后,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8月22日,记者联系到该自助售货机的运营方工作人员,对方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如果任女士不想要这款商品,可申请退款,并将商品放回到商场服务台,会有专人回收。对方表示如果不方便归还到商场服务台,他们会安排人员上门取货或更换全新的商品。
8月22日20时许,任女士向记者反馈,商家已上门为其更换了新玩具。“新的玩具没有问题,孩子拼好后听到蝉鸣特别开心。”任女士说,她对处理结果很满意。
律师:自助购物不等于维权盲区
针对自助售货机消费纠纷,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东晨律师指出,消费者通过自助售货机购买商品,与运营方构成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关系,受法律法规的保护。商家有义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与宣传内容一致的商品。任女士购买的玩具无法发出承诺的蝉鸣,属于“商品质量不符合约定”,运营方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即便包装上未标注售后信息,也不能免除这一法定义务。
刘东晨提醒,消费者维权时,首先可以通过售货机机身标注的客服电话、二维码,或支付记录中的商户信息联系商家,明确提出诉求(如退换货),并留存沟通记录(短信、聊天截图等)。若通过上述方式无法联系到商家,可向售货机所在商场、物业反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场地提供者有义务协助消费者联系经营者。如果消费者自行维权未果,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会介入调查,督促商家处理。若争议金额较大或商家拒不配合,可凭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消费者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