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小学低龄组比赛现场。本报记者 张洋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洋)8月24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ICode太空探险挑战赛咸阳市选拔赛,在市市民文化中心举行,全市各中小学校近500名选手在虚拟的太空世界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编程较量。
本次赛事聚焦青少年编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精心设置了五大竞赛赛道,包括图形化小学低龄组、图形化小学高龄组、Python小学高龄组、Python初中组及C++中学组,覆盖不同学段、不同编程基础的青少年群体。比赛规则明确,选手需在60分钟内完成30道难度递增的赛题,通过编写代码远程操控虚拟机器人完成“太空探险”任务——从基础的循环指令运用,到复杂的算法设计,每一关都考验着选手的编程功底与临场应变能力。
比赛现场,小选手们端坐在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灵活跳跃,敲击声此起彼伏,如同为这场“太空探险”奏响的序曲。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快速生成,像灵动的音符般驱动着虚拟机器人在模拟的宇宙场景中穿梭、探索、完成任务。
据了解,此次选拔赛旨在通过“太空探险”这一趣味主题,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与编程的兴趣,在科技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助力他们成长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提交代码,当天的比赛顺利结束。选手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专注与热爱,不仅是对编程技术的追求,更彰显了咸阳青少年积极探索科技前沿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