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树友 记者 赵丽莉)农村消费市场不仅关乎民生,也紧系民心。今年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以净化农村消费环境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打建结合,从创新监管机制、强化执法办案、深化宣传引导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消费品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45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切实形成“查办一案、震慑一片”的执法效果,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得到有效净化。
在执法层面,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市场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农村集市等重点区域,针对“三无”产品、劣质商品和仿冒知名品牌等突出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整治。统计显示,已累计检查农村生产单位121家、销售单位3024家,城乡接合部销售单位4382家,排查出问题393个。通过网络监测移交违法线索26条,受理投诉举报线索42条,实现精准打击、有效治理。
为实现长效监管,该局创新构建“分片包抓”明察与“四不两直”暗访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三单一书”(督查清单、检查清单、自查清单和承诺书)为抓手,形成“督查、检查、自查、民查”四位一体的综合监督体系。同时,加快智慧监管建设,对电线电缆、建筑保温材料等10类高风险产品实施“一码贯通”追溯管理,实现生产源头赋码、销售环节识码用码,保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依托西安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根据经营者信用和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并整合基层力量,建立市、区县、镇街、社区(村)四级联动监管网络,显著提升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动态发现和精准阻断能力。
宣传引导同样是整治行动的重要一环。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人人懂鉴别、人人敢维权”为目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已组织重点宣传活动133次,制作宣传品4212个,覆盖群众近1.7万人次。通过“送法下乡”“消费维权进农村”等主题活动,举办识假辨假讲座15场,以实物对比和案例讲解增强农村消费者的辨伪能力和维权意识。此外,还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广泛设立消费维权咨询点,畅通投诉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推动形成“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群众监督”的共治格局。
通过“执法打击、机制保障、宣传引导”三措并举,西安市农村消费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消费品质量投诉量明显下降,投诉渠道知晓率和利用率稳步提高。农村市场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逐步完善,为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坚实质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