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文晨 通讯员 王三合)8月27日,“科创中国”彩色小麦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专家被授予西安市临潼区交口街道高铁村“‘科创中国’彩色小麦功能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据悉,“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推动打造,科技界广泛参与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平台,旨在通过产、学、研、金、服、用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中国农学会批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成立“‘科创中国’彩色小麦功能农业产业服务团”。
交口街道地处泾惠渠灌区,耕地资源丰富,是西安市产粮大镇。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33473吨。近年来,该街道通过实施“三种良方”助力“粮田”变“良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改造提升项目等,累计投资2300余万元,农田有效灌溉覆盖率从83%提升至95%,通过流转土地3165亩、托管土地4000亩,实现规模化经营。
同时,交口街道创新实施“大田托管”模式,在高铁村1700余亩耕地开展先行试点。土地托管后,通过集中采购,使每亩耕地种植成本降低200元。同时,采取土地平整等措施,消除田坎间的沟壑,种粮大户亩均小麦增产75公斤以上。2024年7月,高铁村150余户村民共获得70多万元分红款。
“彩色小麦作为特色农业的重要方向,富含花青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开发前景。”高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介绍,高铁村将在今年秋季种植彩色小麦80余亩,并建立标准化种植规程,形成产品品牌,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功能食品,也为发展高质、高值、高效的品牌农业、功能农业和乡村经济振兴探寻新路径。
交口街道将积极探索“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彩色小麦面粉、麦片等深加工产品,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
“街道还将积极申请专项经费,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探索建立科、企、农对接机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我们要让彩色麦田不仅产出粮食,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交口街道负责人表示,该街道计划以高铁村示范基地为核心,逐步向权中村、郭杨村等周边村庄辐射推广彩色小麦种植,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街道将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把彩色小麦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开发应季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