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陈新疆 张敏 记者 吴昌永)入秋以来,在“三国古镇”勉县定军山脚下的吴家湾村,百亩猕猴桃园与青脆李园果香四溢,蜿蜒的柏油路串联起白墙红瓦的民居,宛如一幅水墨画,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
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9500元,较十年前增长5.8%;村集体经济收入31.4万元;2025年被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市级“千万工程”重点村。山乡巨变从何而来?答案写在10年来持续奋斗中。
产业造血 农田变成“产业园”
作为吴家湾村的帮扶单位——勉县人大常委会以助力该村培育特色产业为抓手,成功引进陕西绿源安驿生物科技公司,规模化种植猕猴桃、青脆李、甜柿子各100亩,推动400亩“千亩烤烟”项目落地生根,巩固壮大了经果林与烤烟两大优势产业。
64岁的刘炳阳大爷在果园里边忙活边笑着说:“出门打工没人要,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找到活干,每月还能按时领到 2000多元工钱,真是太好了!”截至今年7月底,仅村里的两大主导产业就吸纳本村务工人员5463人次,村民务工收入38.2万余元,人均增收8400元。
据了解,如今的吴家湾村是由原高庙村与吴家湾村合并而来,10年村刚合并时,村委会连办公场所都不完善,唯一一张办公桌还轮不到村支书、主任坐,而是文书用来记账和做记录用的,平时村里开个会,参会村组干部搬个石头捡块砖围个圈算是比较正式的了,多数情况是站在树荫下或院场边,由村支书、主任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村里工作,原村主任陈纪全感慨地回忆道。
吴家湾村三生原田园综合体项目
自2016年勉县人大常委会定点帮扶吴家湾村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聚民智、惠民意的帮扶优势,先后轮换了6茬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累计争取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帮助发展规模化养殖场1个,年产肉牛300余头、生猪800余头;打造了定军山“三生原”田园综合体项目1个,经果林产业园新修产业道路2公里、坡塘4口;全村群众喝上安全自来水;56户群众住房得到改造提升;6条5.5公里长的通组道路进行了硬化;“四好农村路”穿村而过,村内路宽了,灯亮了,骑行的、拍照的、打卡的、摘果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一串串数字记录着村庄的发展与巨变。
农旅融合 山村变身“风景线”
乡村之美,美在形神兼备。勉县人大常委会将农旅融合作为突破口,以高江路、武团路为轴,辐射打造农旅融合、休闲观光、产居相融的美丽乡村示范试点。
沿高江路漫步,3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户依次排开,家家门前花果飘香。“以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正在自家小花园浇水的村民黄富贵开心地说:“多亏了县人大常委会帮我们争取项目、发展产业、整治环境,现在住着舒心多了。”
吴家湾村和美乡村新画卷
同时,推行厕所革命,村里面80%的厕所得到改造,90%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12处,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30余处。“最美农家”评选让村民们争相扮靓各家庭院,生活方式悄然改变。
多元融合 打造田园综合体
在定军山镇北美冬青农业生态产业园,养心谷景观正在紧张施工。工人们搬运建材,测量定位,一派繁忙景象。
“预计今年10月份建成垂钓区和咖啡区,后期配套民宿,打造真正的‘养心谷’。”陕西绿源安驿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冯兴虎指着山谷介绍说:“我们依托‘中国电影之乡’的文化底蕴,还将投资300万元打造露天巨幕电影场景,融合历史与电影元素,塑造定军山电影文化新地标。”
这个2022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通过开发利用千亩土地资源,正加快建设农文旅商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吴家湾村“千亩烤烟”示范基地
“在这么旱的天气里,苗子还能长得这么好,全靠这套智慧灌溉系统。”定军山镇副镇长岳新林说。
岳新林所说的智能滴灌系统,使用水量减少40%,冬青果实红润度提升30%。目前,600余亩北美冬青和300多亩果园已形成规模,预计明年收益可达600万元。
治理有效 乡风文明“润心田”
在发展产业、美化家园的同时,吴家湾村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现在办酒席简单多了,大家都轻松。”村民向爱忠说。
通过法律大讲堂、板凳宣讲会等接地气的形式,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以道德积分银行和善行义举榜评选先进典型,推动优良民风沁润心田。
吴家湾村民邻里和谐忙丰收
“今年以来,已协调处理邻里纠纷10余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吴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少华说。
从基础薄弱到产业兴旺,从环境整治到治理有效,吴家湾之变,是勉县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的缩影,更是一任接着一任帮扶干部的奋斗答卷。如今的定军山下,村美、业兴、人和,共富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