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佳)临潼区华清中学的报告厅里掌声阵阵,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华清派出所副所长李晓东正结合真实案例,为师生和家长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安全“必修课”。授课围绕校园欺凌、反诈防骗、交通安全三大核心主题,这场宣讲用生动的情景模拟、实用的法律解读、揪心的事故警示,为在场者送上了沉甸甸的“安全感”,也让校园安全防线在警校家的联动中愈发牢固。
真实案例敲警钟 三方织密“防护网”
“大家知道吗?有人故意起侮辱性绰号、孤立同学,这些看似‘小事’的行为,其实都可能构成校园欺凌!”宣讲一开始,李晓东就用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破题”,瞬间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他结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逐一拆解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从肢体冲突、言语辱骂,到网络造谣、集体孤立,清晰界定了哪些行为触碰法律红线,以及欺凌者需承担的法律后果。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校园欺凌的危害,现场还开展了情景模拟。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被欺凌者”“欺凌者”和 “旁观者”,短短几分钟的演绎,让“被欺凌者”的无助、“欺凌者”的冲动,以及“旁观者”的犹豫跃然眼前。
“看到同学被欺负,不能当‘看客’!不漠视、不参与,主动告诉老师或家长,每个人都能做校园里的‘正义小卫士’。”李晓东的话掷地有声。
“孩子怕被报复不敢说怎么办?”“发现苗头后怎么干预才有效?”互动环节中,家长们纷纷提问。李晓东耐心一一解答,更强调“校园欺凌防治不是某一方的事,警方会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学校会加强日常管理,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情绪,三方拧成一股绳,才能织密‘三位一体’的防控网,让校园充满友爱互助的阳光。”
趣味问答揭“套路” 守护家庭“钱袋子”
“在座的家长们,有没有接到过说您家孩子中了大奖,需要先交手续费的电话?” 李晓东的提问刚出口,台下不少家长纷纷点头。针对近年来涉未成年及家长的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他把常见骗局编成了“防骗口诀”,用趣味问答的形式揭露骗子的“小心思”。
“孩子偷偷给游戏充钱、有人冒充老师要‘课外辅导费’、陌生短信说‘恭喜中奖’,这些都是针对咱们学生和家长的高频骗局。”李晓东一边说,一边展示近期破获的典型案例截图:有家长因轻信“育儿专家”推荐,花数万元买了“三无”保健品;有学生被“免费皮肤”诱惑,泄露了家长的银行卡信息…… 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在场者直呼“后怕”。
“记住!凡是让你转账汇款的,一定要先打电话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点陌生链接,不把家庭住址、银行卡号告诉陌生人!”李晓东特意强调,家长的警惕性就是家庭的“防火墙”,他还现场公布了派出所的24小时求助电话,“遇到拿不准的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帮大家把把关!”
细节里藏“大隐患” 好习惯护平安路
“校门口的早高峰,有的家长为了省时间随意停车;孩子骑车上学不戴头盔,过马路时还低头看手机…… 这些‘小事’,其实都是交通安全的‘定时炸弹’!”讲到交通安全时,李晓东的语气严肃起来,他播放的一组交通事故案例视频,让现场瞬间安静--画面里,因横穿马路、骑车不戴头盔引发的事故触目惊心,不少家长悄悄握紧了孩子的手。
结合华清中学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李晓东向家长代表明确了接送孩子的“安全准则”:“校门口50米内不停车、不逆行,尽量错峰接送;骑电动车带孩子一定要戴好头盔,让孩子坐在后座。”同时,他也建议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让孩子们养成‘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习惯,把安全意识刻在心里。”
“警灯闪烁,守护的是每一个孩子的平安;警校共治,传递的是对青春的责任。”据了解,此次安全宣讲是华清派出所“校园安全守护行动”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派出所还将持续深化与学校、家庭的联动,通过常态化安全宣传、校园周边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等举措,让安全知识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让守护行动落到实处,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阳光的成长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