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通过很多渠道打听,都没有找到,朋友跟我说可以找媒体帮忙,老年人说不定还经常看报纸……”最近,西安市民鹿毅联系三秦都市报“小秦帮忙”栏目,希望记者能够帮其找到十余年前的一位忘年之交“杨叔”。
鹿毅今年38岁,是西安市灞桥区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目前在某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他说,大学期间自己学的是表演专业,在钢琴方面有一点小小的造诣,艺术生的花费相对高一些,便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赚一些补贴。
“当时我在文艺路一家琴行给一名上小学的男孩教钢琴,孩子是‘杨叔’的孙子,每次都是‘杨叔’接送。”鹿毅说,几次上课之后,“杨叔”对他本人和教学水平都很认可,不仅课时费给得不少,还经常请他一起吃饭。“那会儿对于我一个大学生来说,在校外吃一顿饭也是不小的开销。2009年底,我在陕西测绘局职工文化中心举办跨年歌友会时,‘杨叔’还和妻子一起来给我捧场,鼓励我好好学习,祝我学业有成,让我感到特别温暖。”鹿毅说。
鹿毅回忆,“杨叔”当时大概60多岁,自己跟对方交换了电话号码,其他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并没有多问。后来由于自己手机丢失,存在SIM卡里的联系方式也一起丢失,便跟“杨叔”失去了联系。
“当时‘杨叔’还请我到他家做客,我不太好意思就没去,只依稀记得‘杨叔’的妻子说过,他们家住在铁路局家属院。”鹿毅说,毕业之后他成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想找机会看望一下老人。他去铁路局家属院打听过,还回到当年的琴行去问,发现琴行已经关门,跟周围琴行打听也没有结果,之后又到派出所求助,但因为知道“杨叔”的信息太少,民警也很难帮他寻找。
鹿毅说,当年他也没有跟“杨叔”合影,只有跨年歌友会上二人握手交流的照片,但却并非正面照,另一张现场的大图中倒是可以看到“杨叔”正脸,不过也不是特别清晰。目前他编了一则“寻人启事”,一方面在线上找朋友帮忙转发找人,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媒体帮忙找到“杨叔”,弥补多年来的遗憾。
当日,记者将鹿毅寻找“杨叔”的情况转发给了文艺路、太乙路附近的多个社区,请他们通过社区、小区的微信群帮忙寻找“杨叔”。如果您认识“杨叔”或有相关线索,请拨打三秦都市报“小秦帮忙”热线965369联系我们。
本报记者 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