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陶颖)“西安的历史震撼我,西安人的善意温暖我。”8月31日,结束4个月摩旅的21岁广西姑娘刘芳林,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一段暖心经历。
时间回溯至7月15日,刘芳林骑着桂E牌照的摩托车,与刚会合的朋友一同穿行西安金花隧道。驶出隧道后,手机蓝牙突然断开连接,她惊觉手机丢失。手机里存着她4月底从广西出发以来的摩旅照片、视频等。情急之下,她向辖区民警求助,可隧道里的公共视频未能清晰捕捉到手机掉落的细节及后续去向,寻回的希望变得渺茫。
同一时间,西汽集团第一分公司管理人员张东义驾车返回公司。途经金花隧道时,他看到有东西从前方一辆外地牌照的摩托车上掉落。“当时没看清是什么,但想着啥丢了失主都着急。”张东义回忆,出隧道后,他将车停在安全区域,折返搜寻到一部手机。
想着失主会打电话,张东义先把手机带回公司,见电量不足,还顺手给手机充上了电。当晚驾车回家途中,他隐约听到手机发出声音,将音量放大后,发现正在进行导航,这让他看到了联系失主的希望。“不确定导航目的地在哪,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找到人。”张东义没有贸然前往,而是选择回家继续等候失主联系。这一等就到了第二天。
7月16日7时,张东义决定上班前去找失主。他按照手机里的导航路线驱车前往,在终点文艺路停好车后四处寻找,很快就发现了那辆熟悉的桂E牌照摩托车。怕认错人打扰到对方,他没有上前询问,而是从车上撕下一张便笺,写下“是否掉了手机”以及自己的手机号码,轻轻贴在了摩托车上,随后才放心地前往公司。
快到公司门口时,张东义的手机铃声响起。“喂,师傅,是不是您捡到我的手机了?”电话那头,刘芳林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在确认对方身份的同时,张东义得知刘芳林当天要赶往兰州,便告知了自己的公司地址让她来取手机。当刘芳林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机,激动地表示感谢时,张东义摆了摆手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换成谁都会这么做。”
8月底,结束整个摩旅的刘芳林,特意写下一封感谢信。她在信中写道,张东义的细心令人动容,从折返隧道捡手机,到耐心等电话、依据导航找线索、贴心留字条,每一步都透着真诚,让她在异乡真切感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这段经历让我对西安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之后会将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人。”刘芳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