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佳)筑牢安全堡垒,普法步履不停。连日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兴隆派出所围绕群众高频安全需求,以“预防警务”为核心,创新宣传、排查、互动模式,深入校园、医院、社区及商户开展分层分类普法宣传,为辖区群众送上秋天的第一份“安全知识大礼包”,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校园反诈面对面 案例互动筑“护盾”
“同学,去年有学长轻信‘考研资料退费’骗局,半小时内被骗走5000元,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辨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网格民警田海卫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开启一场“沉浸式”反诈宣传。
针对学生群体易遇的“校园贷”“虚假兼职”“冒充导师收费”等骗局,田海卫逐一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每讲解一类骗局,便邀请学生分享“如果是我该怎么做”,再结合法律规定与处置流程补充防范要点。现场,他还组织趣味提问,强化应急记忆;手把手指导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反复叮嘱“不听、不信、不转账”的“三不原则”。这种打破单向说教的互动宣传,让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反诈意识与应急求助能力显著提升。
医院宣传点对点 情景交流护“钱袋”
“您要是接到‘医保账户异常’的电话,会直接按对方要求转账吗?”在国际医学挂号大厅,网格民警周小一与就诊家属展开“情景对话”,精准对接医院场景的诈骗风险。
针对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易因“精力分散”遭遇诈骗的特点,周小一模拟“冒充医护催缴住院费”“虚假医保报销”等常见情景,引导大家现场判断应对方式,再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漏洞,让患者牢记“正规医保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医护人员不会私下收取费用”。当有护士提出“工作忙时容易漏看陌生来电”,他当即拿出手机演示“诈骗电话拦截”设置步骤,将实用技巧手把手教给在场人员。这场“点对点”的宣传,让医患群体既掌握了反诈知识,又学会了防护技能,有效降低了场景化诈骗风险。
社区商户双联动 问答排查强“免疫”
“骗子们的剧本更新快,咱们的宣传得跑在前面!”网格民警孙凯平的警务室里,一叠叠手写整理的反诈宣传单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归纳了近期高发诈骗案例与防范要点,都是他利用休息时间梳理的“防骗指南”。在中海寰宇、紫薇云景小区周边九小场所,孙凯平带着宣传资料与检查工具上门,一边开展消防隐患排查,一边用“问答式”互动拉近距离:“老板,您知道灭火器压力指针在哪个区域算正常吗?”
检查中,他针对电路铺设规范、消防通道畅通情况逐项核查,发现部分商户存在插线板串联使用问题,当即现场演示正确用电方式,还手把手指导商户操作灭火器,确保“会用、能用、管用”。同时,他向居民与商户发放反诈手册,通过“提问送礼”形式引导大家分享“收到陌生链接该怎么办”,在轻松互动中强化反诈意识。此次行动既当场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更让安全理念随着问答深入群众心中,为社区商户筑起“安全防火墙”。
从校园的案例教学、应急强化,到医院的情景模拟、技巧传授,再到社区商户的隐患排查、互动普法,兴隆派出所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多样化互动形式让安全知识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下一步,派出所将持续深化“预防警务”理念,让安全防线覆盖更多场景、走进更多民心,为辖区平安稳定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