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永宁)9月3日上午,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35亿元的陕西柳林酒业二期智能工厂15万吨储酒项目在宝鸡凤翔正式开工。这是自2018年秦煤集团注资50亿元扩产以来,柳林酒业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推进。该项目落成后,柳林酒业总储能将突破30万吨,一举跃入中国白酒行业储能规模的“前排座椅”。
在当前白酒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这一逆周期投资行为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再降5.8%,企业数量继续缩减,行业已连续八年处于产量下行通道。超千家酒厂陆续退出市场,而柳林酒业却选择在“寒冬”中掷出35亿元重金,押注储能扩张。这背后,不仅是企业对凤香型白酒品类前景的坚定看好,更是一场基于“长期主义”的战略布局。
活动现场,陕西柳林酒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小铜表示,尽管宏观经济承压、白酒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柳林酒业仍将坚守初心,按既定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发展。他指出,二期项目不仅是柳林酒业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更致力于为整个行业注入信心与动能。此次35亿元的投资,将进一步夯实企业根基,推动品牌向高端迈进,真正肩负起“振兴陕酒”的使命。
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储能
随着白酒行业普遍从“扩产冲量”转向“优储提质”,柳林酒业迅速顺应趋势,将战略重心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尤其注重基酒与老酒的战略储备。基酒与老酒的储量,直接决定了白酒产品的品质稳定性与价值成长空间。柳林酒业此次大幅提升储能,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品质控制与品牌溢价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近期已有23批次基酒全部通过国内权威年份认证,成为陕西首家获此认证的白酒企业。这不仅推动了行业年份酒诚信体系的构建,更使优质基酒储备成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储能背后:“长期主义”的深层次布局
在政策层面,宝鸡市已获授“中国凤香型酒城”称号,白酒产业也被纳入陕西省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中,凤香型白酒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柳林酒业敏锐地意识到,优质基酒战略储备实则是应对行业竞争的未来之策。
白酒是一个“时间产业”,没有足够的储能,就没有品质的根基与价值的提升。柳林酒业拥有591个老酒海,其中159个为清代文物级酒海。这些用秦岭荆条编织,内裱百层以上麻枸纸,涂以蜂蜡、菜籽油等天然材料制作工艺,赋予酒体独特的蜜香、花香、果香等复合香气,成为中国传统酿造技艺的独特遗产,被誉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活化石”。
柳林酒业还不断投入储能建设、实施技改、发展工业旅游,本质上是一场向内深耕、聚焦长期价值的战略理念。正如付小铜所言,“坚持长期投资”——这不仅与企业理念契合,也更符合白酒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储能驱动的新逻辑。
2025年,陕西柳林酒业这场35亿元的大手笔,已远远超出一笔普通投资的意义,它更似一面旗帜,在行业低谷期中插向品质坚守与未来信心的阵地。能否逆势突围,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