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暑期档的余温散去,西安电影市场在9月迎来新一轮观影热潮。超过30部中外影片集中上映,抗战题材影片凭借历史厚重感与情感共鸣成为焦点,文艺片、喜剧片及创新类型作品则以差异化内容满足多元需求。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影院,采访市民与业内人士,探寻这场光影盛宴背后的市场逻辑与观众期待。
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抗战题材领跑
9月影市最受瞩目的当属抗战题材影片。由姜武、王志文主演的《731》以超百万“想看”热度领跑,影片选择在9月18日上映,其意义不言而喻。导演赵林山查阅超百万字文献,还原731部队非人实验的真相,哈尔滨市图书馆馆藏的原始实验报告与幸存者口述资料成为重要素材。西安奥斯卡国际影城工作人员张鑫表示:“截至目前预售已经破百万,这也是超长期预售开启后,电影票房表现的最好一次。预售开启后,中老年观众占比超六成,许多家庭组团购票,家长希望通过电影与下一代共同铭记历史。”
另一部改编自《克尔日记》的《营救飞虎》则聚焦1944年美军飞行员获救事件,韩庚、陈永胜的演绎引发年轻观众关注。
而沉浸式拍摄的《生还》则以零下30℃林海雪原的极端环境,还原东北抗联浴血奋战的故事。影片在西安部分影院还开设“历史教育专场”,吸引学校与社区团体包场。
喜剧解压,文艺疗愈
除了抗战题材之外,宋佳、佟丽娅主演的《轻于鸿毛》以荒诞喜剧探讨现代人际关系,前妻与现任的“争执式和解”让观众笑中带泪。在西安印象城CGV影院,观众郝女士评价说:“用幽默化解生活矛盾,这种表达方式直爽又温暖。”
祖峰、郭柯宇主演的《家庭简史》则以少年视角撕开完美家庭的伪装,该片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在西安文艺青年群体中引发讨论。长安国际影城工作人员李鑫透露:“周末场次上座率超七成,观众留言本里写满了对原生家庭的反思。”而斩获北京电影节4项大奖的《爱的暂停键》则以冷静笔触剖析婚姻与亲子关系,成为都市女性观众的热门选择。
除此之外,创新类型作品成为9月电影市场“黑马”。对经典IP大胆改编的《小鹿斑比:清算》以暗黑风格讲述变异小鹿的复仇。而中国首部太空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则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拍摄,记录空间站内外的珍贵画面。
暑期档余热未消,国庆档蓄势待发
据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截至8月31日总票房突破400亿元,暑期档以119亿元收官,同比增长2.21%。西安作为区域票仓,9月影市呈现“承上启下”态势。
而国庆档已释放定档信号,《刺杀小说家2》《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官宣定档,《熊猫计划2》《抓特务》等影片预计跟进。长安国际影城工作人员李鑫告诉记者:“国庆8天长假将延长票房时间,片方普遍加大宣传投入,我们也在策划‘历史主题影展’与‘亲子科幻周’等特色活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西安市民,退休的王女士表示:“《731》这样的电影必须看,还要带着孙女一起看,得让孩子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而上班族晓明则更关注喜剧:“工作压力大,《轻于鸿毛》这种轻松的电影能解压。”在读博士小郭则被《小鹿斑比:清算》吸引:“暗黑风格很酷,想和同学一起体验新鲜感。”
对于9月影市的表现,西安奥斯卡赛高店店长张永江称:“以前国庆档主推商业大片,现在观众会主动问有没有文艺片或纪录片排期,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西安电影协会孙浩认为:“抗战题材的热度反映观众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而多元类型的影片则证明市场包容性增强。未来,如何技术赋能内容与挖掘本土故事将是行业突破的关键。”
本报记者 王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