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洞察新时代乡村普法工作实际,探寻法治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2025年7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田西村普法宣传调研队”一行,在队长梁颖璇的带领下,赴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揉谷镇田西村开展了以“新时代乡村普法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实证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涵盖23级、24级法学专业学生以及24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
图为团队合影
实践活动首站,调研队与田西村村委会进行了深度座谈。村长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详细介绍了田西村作为“普法示范文明村”的先进经验与特色做法。团队了解到,该村普法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得益于村委会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入日常治理,通过定期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设置法治宣传栏、利用村级广播和微信群推送典型案例等常态化措施,更关键在于村长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头雁”作用。他不仅是国家最新政策法律的积极学习者,更是其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巧妙“翻译者”和坚定实践者。村长长期秉持“情理法”相融的调解原则,村民遇事都乐意找他解决,而他总能给出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贴近乡情民意的解答,深受村民信赖,从而将抽象的法条转化为村民能够理解、愿意遵守的行为准则,构筑了坚实的基层治理信任基础。
图为团队与田书记访谈
座谈结束后,调研队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随机访谈,以期获取最真实、多元的一手资料。采访对象涵盖了带小孩的年轻妇女、在村口休闲聊天的老年大娘、正在忙于农活的中年大叔以及假期返乡的青年学生等。访谈中,村民们从自身经历和感受出发,纷纷表达了对村内普法工作的认可。多位村民表示,通过村里持续、多样的普法宣传,他们对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防范电信诈骗等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维权意识显著提高,处理纠纷更加理性。一位大叔感慨道:“以前觉得法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了什么事都能找到法律依据,心里有底了。”返乡青年则对村里普法形式的与时俱进表示了赞赏。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反馈,生动印证了田西村普法工作的深入人心及其为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图为团队与村民访谈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为“新时代乡村普法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实证研究”课题收集了丰富、鲜活的基层样本,更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法治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的实践逻辑。通过与一线治理者和广大村民的面对面交流,同学们锤炼了实践能力,加深了对法学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理解,为未来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基层经验。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入基层,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乡村振兴和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助力乡村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梁颖璇、王睿琦/文 王宇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