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耐心破壁垒,温情助团圆

耐心破壁垒,温情助团圆

2025-09-14 18:09:0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胡琳)“要不是你们,我们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三十多年了,我哥杳无音讯,以为都没有希望了,今天终于见到了,真不知该咋感谢你们。”  

9月12日,临潼区救助管理站跨省护送离家三十余载老人回到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救助管理站时,老人的家属眼含热泪,将一面印有“寻人救助不畏艰苦,助人团聚恩重如山”的锦旗亲手送到工作人员手中,以表达对这场跨越千里的温情救助最真挚的感谢。

据了解,9月8日晚,临潼区救助管理站例行开展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巡查救助工作时,发现了露宿街头的流浪老人沈某某。工作人员及时上前了解情况,老人自称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亭镇贾家村人。

“当时老人情绪异常激动,无论怎样劝导,始终不愿来站接受救助。我们联系公安部门协助,反复劝导无果后,只好先给老人发了矿泉水、面包、一床被子及救助引导卡,并告诉他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来救助站。”临潼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韦新焕说。

从救助现场离开后,工作人员一直牵挂着老人。“我们必须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确保老人安全。”韦新焕说,接下来的几天,工作人员分头行动,一方面对接宕昌县救助管理站核实老人身份信息情况;另一方面改变沟通策略,不再急于劝说,而是以“陪伴者”的身份持续跟进、温馨服务。街面巡查人员每天早晚按时带上热水、热饭来看望老人,同老人聊生活、聊家乡,慢慢拉近心理距离。

“也许是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老人渐渐愿意沟通了,称自己是二十几岁时外出打工,此后一直漂泊在外,靠人施舍和打零工勉强度日,早已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怕回家被人笑话,因此不愿回家。”了解到老人情况后,韦新焕和同事反复向老人解释救助政策,告诉老人救助站有地方住、有热饭吃、有热水喝,但老人始终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就在工作人员一筹莫展时,宕昌县救助管理站传来好消息,沈某某确系本辖区官亭镇贾家村人,因多年杳无音讯,户籍已被注销,唯一的亲人是其妹妹沈某仙。工作人员立即和其妹妹取得联系,通过微信传送的照片,她一眼就认出这就是失散三十多年的哥哥。

“我们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他妹妹,希望能劝说老人早日回家团圆。”韦新焕说,当视频电话接通后,妹妹只喊了一声哥,老人便热泪盈眶,经沟通后愿意由临潼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送他回家。

9月11日晚,工作人员将老人带回站内,安排他洗澡、更换干净衣物、吃上热乎饭菜,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临潼区救助管理站立即派出专人专车,点对点护送沈某某返乡。     当护送车辆抵达宕昌县救助管理站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家属立刻迎了上来,沈某某与家人紧紧相拥,久别重逢的泪水里满是激动与感激。

“救助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帮扶,更在于用足够的耐心与坚持,融化受助对象心中的抵触,为其点亮回家的路。”临潼区救助管理站站长郭鑫说,“我们将继续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使命担当,用‘为群众办实事’的救助温度,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每一份坚守、每一份执着,都只为让流浪在外的人找到归途,让这份跨越千里的守护,成为最美的风景。”

(编辑:李溢涵)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