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镇安:“四个三”机制筑牢群众用水保障

镇安:“四个三”机制筑牢群众用水保障

2025-09-16 15:54:1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项超刘晶晶 记者 闫鹏飞)今年以来,镇安县水利局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集中整治成效的有力抓手,立足水利职能解民忧、纾民困,累计为群众办好涉水实事156件,建立保障制度4项,发布宣传信息7条,移交问题线索2条。特别是面对上半年6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天气,以“保群众饮水”为首要任务,积极采取“地下找水、定点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五项举措,投入应急送水车45辆、拉水送水1280趟次,开辟新水源24处,铺设供水管网10.58公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住群众“饮水生命线”。工作中,我们重点构建“四个三”民生保障机制,推动实事办实、实事办好。

筑牢“三个基础”,夯实饮水保障“硬支撑”

攻坚重点工程强根基。聚焦群众最关切的饮水难题,实施茅坪集镇供水、米粮联村供水、月河集镇供水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723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68处,直接惠及群众6.5万人,从源头补齐农村供水短板。

织密供水管网通末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提升改造,供水管网覆盖15个镇、156个村(社区),规模化供水率达30.39%,彻底打通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喝上“方便水”。

严守水质标准保安全。实行“水源头管控+水龙头把关”双管齐下,安装净水设备12套、消毒设备56台,实现农村水质净化全覆盖、全达标,群众饮水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建强“三支队伍”,拧紧饮水保障“服务阀” 

派好“技术指导员”传帮带。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下沉镇村,开展供水设施管护、日常维修巡检培训,累计培训基层管水员552人次,手把手教会群众“管水技能”,夯实基层服务能力。

配足“日常管水员”守一线。按照“镇设管水站、村设管水员”原则,设立5个镇级管水站、配备276名村管水员,全面落实“巡查、排查、报告、处置”闭环责任,确保饮水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建好“应急抢险队”保畅通。成立城市供水、农村饮水2支应急队伍,实行“战时响应”机制,高效处置旱涝灾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最短时间恢复供水,守住群众“用水底线”。

健全“三项机制”,织密饮水保障“民生网”

以制度管水定规矩。出台《镇安县农村供水应急抗旱保供方案》等4项制度,用刚性制度规范供水管理,保障群众用水权益。

以责任管水抓落实。压实镇村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运营责任“三级责任”,实行任务倒逼、责任倒查,全力守护农村供水“生命线”。

以价格管水促长效。推行“政府指导价+村级一事一议”定价模式,因地制宜制定水费标准,既获群众认可,又实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保障供水长期稳定。 

畅通“三条渠道”,架起饮水保障“连心桥” 

搭建民意“直通车”。设立24小时供水保障热线,安排专人轮班值守,今年累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74起,全部及时处置,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设立线上“诉求网”。依托各级网络平台搭建“诉求快速通道”,方便群众线上反馈饮水困难,今年共受理涉水舆情9件、处置率100%,群众满意度达100%。

开展实地“大走访”。常态化开展农村供水“敲门入户”大排查,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156个,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  

下一步,镇安县水利局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持续深化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饮水保障水平,以水利担当为镇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