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技术滥用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为规范AI生成内容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办法》要求所有利用AI技术生成或合成的内容均须明确标注、“亮明身份”。这不仅有助于防止信息误导,还能积极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同时,它进一步厘清了内容标识中用户的义务与平台的审核监督责任,建立起清晰的责任链条。目前,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积极响应《办法》要求,出台相应细化规则。
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发力,在监管方式与监管链条不断完善的同时,公众也应主动增强对AI生成内容的辨识意识,自觉遵守规定,积极行使监督举报权利。
田芳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