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创新“三个三”模式 打造乡村精微善治样板

创新“三个三”模式 打造乡村精微善治样板

三秦都市报 2025-09-17 10:43:3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陈慧琳)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庄房村地处交通要冲、集镇中心,面临人口集中、管理复杂带来的治理挑战。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建强“三支队伍”、做实“三个载体”、实行“三项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为辖区社会平安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庄房村位于南郑区城区以东,地处圣水集镇中心区域,距汉中市中心城区12公里,西汉高速汉中东出入口位于其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43户1070人,有党员39人。近年来,庄房村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抓源头、盯人头、控苗头,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服务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有效管控,连续7年无刑事案件、无越访,村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等荣誉。

建强“三支队伍”筑牢基层治理“硬支撑”

持续建强两委班子、网格力量、自治组织“三支队伍”,以党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筑牢基层治理前沿阵地。一是锻造过硬“两委”核心。以基层党组织“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为契机,在人口密集区设立3个党群连心工作站,推行党员代表坐班制和“六事工作法”(定期听事、座谈议事、现场问事、组团办事、分类理事、全程督事),制定党建+治理任务书、路线图,使村“两委”成为矛盾化解、维护稳定的“主心骨”和“桥头堡”,确保问题解决在村内、稳定扎根在基层。二是织密高效网格体系。按照村民小组划分一级网格7个,以10到20户划分二级网格17个,整合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致富能手等人员力量,组建80余人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常态化开展“人在格中走、纠纷网中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治理触角全覆盖、无死角。三是激活多元自治力量。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孝老爱亲会、邻里互助会等6个群众性自治组织,设立“爱心超市”,实行积分制管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发动群众组建30人的“红袖标”治安巡逻队,突出人口聚集地、学校及周边、交通道口等重点区域,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巡防,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做实“三个载体”畅通问题解决“快车道”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多维度、零距离的服务群众新载体,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双向通道,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一是“议事广场”汇民声。在5个人口聚集地打造村民议事广场,设立议事服务小组,将每周三和周六确定为议事日,群众利用晚饭后闲暇时间,聚集在一起拉家常、话里短、聚集议事。由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平安建设志愿者等担任民情观察员,收集记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各类矛盾隐患,村综治中心及时分流交办和介入处置。2025年上半年,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化解矛盾隐患8起。二是“乡村管家”连接民心。构建党支部书记任“大管家”、村民组长任“小管家”、网格员及志愿者为办事员的“乡村管家”服务体系,推行群众有事找“管家”“管家”上门服好务的治理模式。“管家”队伍每周开展“敲门行动”,统一佩戴红袖章、携带《走访日志》,逐户访谈、掌握信息、排查纠纷。对困难群众、精神障碍患者、五失等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安抚情绪、纾困解难。村综治中心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每季度开展“履职体检”,激发队伍活力。上半年共搜集民意25条,现场化解纠纷5起。三是“群众工作室”解民忧。整合网格员、群众代表、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组建群众工作室。坚持“情理法”相融,通过摆事实、讲政策、纾民困,及时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坚持边调解、边普法,教育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带头树新风、扬正气。2025年上半年成功化解矛盾9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实行“三项机制”构建风险防控“防火墙”

持续优化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筑牢平安防线。一是实行“1+3+N”监测预警机制。依托“1”本基础台账,动态更新网格内人口、房屋等各类基础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3”类风险台账,涵盖矛盾纠纷、重点人群和社情民意,并按风险等级施行“晴雨表”标识制度,实现全程跟踪和分级预警;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动态增补“N”项专项管理台账,实行销号处置,从而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与提前干预。二是实行“特邀调处”联动机制。镇上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力量,吸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等组成特邀调解员队伍。村级层面难以独立化解的矛盾纠纷,上报至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后,由中心指派特邀调解员联合介入调处,形成“小事就地解决、大事协同攻坚”的工作格局,显著提升矛盾化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三是实行“跟踪回访”闭环机制。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定期开展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当事人满意度。对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及时跟进调解或申请司法确认。对确有困难的人员,协调提供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子女就业等多方面帮扶,努力实现“事心双解、案结人和”,坚决防止次生事件发生。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庄房村直面治理难题,在探索中破题、在实践中完善,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基础。

(编辑:吕媛媛)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