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左婷)9月17日,记者从宝鸡市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扎实推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若干举措”,围绕护企助企、提振消费、便民利企、保障民生、招商引才五大领域,精准发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护企助企:筑牢企业发展 “安全盾”
在护企助企领域,公安机关多点发力。严打经济犯罪成效显著,今年已破获经济案件36起,集群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立案11起、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依托警税“三同步”机制,侦办涉税案件4起,破获价税合计2.59亿元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打击洗钱和涉银行卡犯罪获公安部、省公安厅表彰。
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加码,联合知识产权局在西凤酒、宝钛等重点企业建立保护工作站50个,会同检法机关制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指引》,侦破相关案件21起,抓获27人、涉案2200万余元。“项目警官制”不断完善,推广陇县“1260”模式,为1个重点项目配备2名警官履行6项职责,实现服务“0距离”。同时,通过“五查”整治涉企执法问题,推动镇(街)牵头联合检查,减少对企业生产干扰。
提振消费:激活市场活力 “新引擎”
消费服务领域举措精准高效。大型活动服务上,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今年已安全举办10场万人以上活动,风险高的活动严格把关并协助改进。汽车消费服务升级,将宝鸡吉利汽车集团打造成西北唯一新车上牌免查验企业,5月起实现新车上牌发票信息联网核查;建成33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2个“24小时自助大厅”,下放12个县区中型客车注册权限,现场制作燃油车号牌2.75万副、新能源号牌5600余副,设置“以旧换新”“二手车出口”专窗,今年出口二手车100余辆。
“夜经济”安全保障加强,构建网格化巡防机制,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4%,重点区域实现 “警车常见、警灯常亮、警察常在”。旅馆业管理延伸触角,将民宿、网约房等纳入特行管理,办理特行证131家,试点网约房“视觉超算”巡防,推进“一业一证”改革。
便民利企:打造高效服务 “快车道”
便民利企服务不断升级。完善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运行机制,是全省唯一一家接警覆盖全市的视频快处中心,事故处理时间大大缩短,今年以来视频快处事故1.03万余起,事故视频快处率居全省前列。货车管理优化,全面放开市区4.5吨轻型货车进城限制,赋予中型厢式货车同等路权,1个工作日办结网上通行码,施划85处专用停车位;建成10处执法阵地,完善11个应急预案,组织17次演练,恶劣天气管制效率提升60%,疏解滞留危化品车辆2900余台,连续25个月零事故。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持续拓展,新增19项网办业务,累计办理 9.8万件,全流程线上办理8.8万件,群众满意度100%;推广“暖心警务码上知”,实现业务查询与办理无缝衔接。交警“三免罚”政策落实到位,累计警告16.75万起交通违法行为,免罚1800余万元。
保障民生:织密群众安全 “防护网”
民生保障领域力度不减。严打食品犯罪,联合市农业、畜牧部门开展38次检查,严打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电诈防范成效显著,推广麟游“四维协同”模式,建立警银联动机制,拦截取款82笔、挽回损失740余万元,42个镇街(社区)实现“零发案”。传统侵财犯罪打击有力,创建“四精准一闭环”机制,破案率居全省前列,入室盗窃、“两抢”案件连续三年100%破获,相关工作在全省交流发言。
农村交通设施提升行动推进,省级试点眉县排查路段56处、平交路口463处并完成招标;市级12个县区各设1个试点,排查路段13处、路口411处,4个县区已完成建设,全市农村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降24.39%、14.29%。
招商引才:搭建人才汇聚 “磁力场”
招商引才服务优化升级。户政管理降门槛、解难题,实行“零门槛” 落户,优化居住证流程,新增19项户籍网办业务,今年以来市外迁入8000余人。依托户籍业务人才微信群,建立网上“办不成事”解决窗口,对线下掌握的疑难户口问题,全市30名户籍业务骨干会商解决,今年以来解决疑难户口问题35个。
出入境服务便利化,全市出入境服务大厅设置商务活动专办窗口,办理商务签注10人次,为在宝投资外国人审批签证延期47人次,落实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办理停留证件。
下一步,宝鸡市公安局将持续以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发展,紧盯需求、聚焦实效,以更实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群众生活、企业经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