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高文锋 刘瑶)近年来,彬州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结合市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从政策创新、平台驱动、服务优化等多维度持续精准发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力与提供智力支撑。
创新人才政策优服务。出台《彬州市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工作实施办法》,突破传统编制限制,采取编制外自主招引和“一事一议”相结合方式,构建“刚性+柔性”双轨引才体系。配套制定印发《“优才卡”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大厦运营管理方案》,形成“1+N”人才政策包,从人才住房、医疗、职称评聘、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现有80余名专家人才正式入驻人才大厦,为19名专家人才办理“优才卡”,兑现政策服务保障,形成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焦市域“1+4+X”重点产业链,结合市域人才发展需求,开展重点产业(行业)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摸底调研,编制公布《彬州市2025年重点产业(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年内企事业单位计划精准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8名,切实做到精准引才。截至目前,企业已引进6名企业高层次人才,正在推进9名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资格审查、面试和考察等相关招聘事项。
搭建平台深化产才融合。持续提升高端能化产才集聚平台功能,注册成立“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引进张秋禹教授科研团队,组建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优化院士专家联系工作站、科创中心、“双招双引”工作站、法官工作室、行政审批分局等服务载体,搭建西安交大氢易储氢、西工大特种高分子材料等标志性“项目中试基地”,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不断扩大“科技研发在高校·中试转化在彬州”品牌效应。
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煤研究院等23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签约高科技项目30个,柔性引进高端人才34名。落实“校招共用”政策,引进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张旭乐、聘请博士谢群健为陕西智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打造师生社会实践基地,4名在校研究生分别在发改、科技、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开展实岗实践活动,学院计划选派专家人才担任彬州产业发展顾问,切实促进校地企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