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嘉)9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余岚介绍了陕西省在医保助力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
今年以来,陕西省医保局积极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民生保障,持续巩固待遇水平,聚焦提质赋能,持续完善医药服务管理,聚焦便捷可及,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加强医保药品保障,提升用药可及性。加快落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结果,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录内药品达到3159种,积极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准入工作,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221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显著提升老年人用药的可及性、便捷性,保障老年人对中药的用药需求。上线“医保药品云平台”功能,可以通过陕西医保APP等查询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药品配备、结算等信息,并可实现导航购药,破解老年人“找药难、购药难”问题。
稳妥有序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省内直接结算服务,满足随子女异地居住、候鸟式养老等情况下老年慢性病患者定期复诊的治疗需求,有效解决因异地报销不便影响疾病治疗的问题,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跨越“数字鸿沟”增进人民福祉。为确保老年人等特殊需求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疗保障服务,对陕西医保APP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通过简化流程、辅助办理等方式,使其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医保服务,有助于老年人等特殊需求群体更平等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体现医保服务对每个群体的关爱和尊重。
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2020年9月,汉中市被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21年1月1日制度正式落地实施。经过四年多的试运行,试点制度已成熟定型。建立了“1+N”制度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商保经办、机构照护、辅具支持”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促进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的加快发展。引入7家国内大型康养机构,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增加护理就业岗位600多个。制度覆盖参保人群40.39万人,改善重度失能职工生存质量效果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