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蓝侠冬枣采摘机器人升级落地大荔 助推农业数智化转型

蓝侠冬枣采摘机器人升级落地大荔 助推农业数智化转型

2025-09-22 18:51:5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世居 记者 代泽均)9月22日,二代蓝侠冬枣采摘机器人在大荔县西城街道畅家村投入试运行。这一设备的落地,不仅是全国人大代表马红丽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议案的重要成果,更标志着大荔冬枣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推动农业生产从“依靠经验”向“数据驱动”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开启从“面朝黄土”到“指尖管理”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相比第一代产品,2.0版本的采摘机器人在工作效率和果实保护能力上均有提升,是冬枣采摘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突破。此次升级涵盖采摘设备软硬件迭代、农场管理IT工具发布及农业生产自动化结合等多个方面。

据科研专家介绍,二代“蓝侠”机器人依托多光谱成像技术及自主训练的人工智能视觉模型,能在复杂背景下识别被枝叶遮挡的隐蔽果实;仿生型柔性多指夹爪可自适应果实大小形状;带力矩反馈的6DOF多自由度协作机械臂搭配手眼协同算法,能灵活精准接近目标果实;自主设计的多地形底盘车可在1-2垄间距的场地自由移动,适配大荔县42万亩冬枣园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技术迭代上,仿生轻柔夹爪采用自研设计,以碳纤维增强的高分子工程聚合物3D打印一体成型,体积缩小约65%,减少果树枝条干涉;重量减轻15%,并增加1个自由度,实现轻量化与灵活操作兼顾。独特的柔性网兜式捕获方案,以“包裹”代替“夹取”,大幅降低果实表面压伤、擦伤风险。

同时,智慧移动底盘集成先进自主导航与避障系统,可在复杂果园环境中稳定移动、自主循迹,智能避开1.5米内障碍物;可换电池模块化设计支持45秒快速换电,实现连续6小时不间断作业。高效柔性集果系统的“鼻毛管”装置通过轻柔导流通道,减少机械臂30%往返行程,采摘效率提升25%。

除了机器人本体升级外,我们还发布了农事管理工具。它能够系统化记录作物表现、环境数据和农事操作,形成农田数字档案,并结合AI模型为水肥、植保等环节提供精准决策,让农业从“依靠经验”真正走向“数据驱动”。

“作为冬枣产业大县,机器人试运行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冬枣生产全链条,显著节省人工、提升效率,为镇域智慧农业提供示范样板,引领产业智能化升级,奠定全域推广基础,成为大荔智慧农业的亮眼名片。”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游建敏表示。

大荔县林业局红枣中心高级工程师周爱英认为,该机器人的应用将有效降低采摘成本,推动大荔冬枣从“丰产”向“优产”跨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马红丽在介绍道:“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此次蓝侠机器人的成功应用,是大荔县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随着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大荔县正加速构建“科技+产业”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编辑:范丽娜)

(责编: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