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62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5.7%,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
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陕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提质增效,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全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85.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98.01万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全省参保人数3716.12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左右。
养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4年末,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养老床位24万张。建设18个全国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示范县(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成44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数量分别为2538家和9419家。全省享受高龄补贴390.4万人,发放高龄补贴29.9亿元。完成1.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助餐点4929个。
老年健康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24年末,累计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54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到88.67%,建成医养结合机构350家,占养老机构的37%,养老护理型床位12万张,占比达到50%。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累计建成133个老年人心理关爱点,县(区)覆盖率达90%。
银发经济加快发展。举办全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13家金融机构为养老产业发展贷款授信1165亿元。截至2023年底,我省养老产业规模为3674.31亿元,与17个省份建立旅居康养合作关系,10家养老产业前沿科技企业成立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11个西部省市签订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
老年人社会参与持续扩大。成立社区“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全省46.3万老年人参与“银龄行动”。持续推进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全省建成老年教育机构260所,各类老年大学(教学点)828个。依托陕西开放大学成立国家老年大学陕西分部,组建社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1007人,开发上线“智慧助老”系列微课124集,开展老年教育进社区活动。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累计投入3.5亿元支持500多个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126个公共体育场馆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全省119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2万余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24年全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61个,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452部。全省累计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77条,持敬老优待证免费通行公交线路706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有效保障。严厉打击涉老领域违法犯罪,全省公安机关累计侦办涉养老诈骗案件768起,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侵害老年人权益类案件126件。全省共设立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319个,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2.68万人次,办理公证业务12986件,减免公证费用191.3万元。
陕西将开展多项 “敬老月”活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将于10月10日至31日,组织开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届时,省市县(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都将重点围绕走访慰问帮扶、提供适老服务、开展文体活动、保障合法权益、提升健康素养、宣传敬老典型等六个方面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
其中省民政厅将以“银龄陕耀 情满三秦”为主题,举办2025年陕西省“敬老月”启动仪式暨三秦银龄盛典活动,表彰我省一批全国“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组织各级民政部门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等老年人,全省百岁以上老人,生活困难的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及部分养老机构进行慰问。
省卫健委将组织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健康义诊、巡诊以及老年健康政策、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省体育局将组织开展陕西省第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为全省老年人提供健身交流的平台。省住建厅将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征集意见建议,优化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省公安厅将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查处涉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对外公布全省统一投诉举报途径。省检察院将组织开展防范涉老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发布一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