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近日,52岁的张女士在右膝关节置换术成功一个月后,却陷入了情绪困境——不仅持续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还伴有夜间失眠,面对康复训练更是满心恐惧。“手术很成功,但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担心会再次摔倒。腿稍微有点疼,就控制不住往坏处想,整晚睡不着,一到康复训练就心跳加速、全身冒汗,甚至想放弃。”带着这样的困扰,张女士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
经科室系统评估,张女士被确诊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伴睡眠障碍。针对她的情况,医疗团队制定了综合干预方案,包括聚焦灾难化思维重塑的个体化认知行为治疗、正念放松训练,以及短期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经过6周规范治疗,张女士的情绪和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不仅能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对术后恢复的信心也逐步增强,家庭关系也随之好转。
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身医学科专家指出,手术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挑战。术后康复期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伤等情绪,或伴随心慌、失眠、疼痛加重等躯体化症状,均属于常见反应,并非“脆弱”的表现。其中,焦虑常表现为过度担忧恢复情况、心神不宁,伴心慌、出汗;抑郁则以情绪低落、丧失兴趣、自我评价降低为主要特征;恐惧多针对疼痛和康复训练,可能引发抗拒治疗的行为;睡眠问题多为入睡困难、易醒,且晨起仍感疲惫;躯体化症状则是情绪压力转化的身体不适,如头痛、肠胃不适,却无器质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术后康复进程。积极情绪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而持续的不良情绪可能降低疼痛耐受度、削弱康复意愿,甚至延长恢复时间。因此,关注术后情绪健康,既是心理需求,也是推动生理康复的关键。
为帮助患者应对术后情绪问题,西安市红会医院摒弃“头痛医头”的单一模式,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干预:
专业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重塑积极康复信念,借助正念与放松训练改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患者提供情感倾诉空间。
物理治疗与神经调节:运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虚拟现实身心交互训练系统、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无创技术,缓解焦虑、抑郁与失眠。
科学药物治疗:针对中重度情绪问题,在全面评估后个性化使用抗焦虑、抗抑郁或助眠药物,严格遵循诊疗指南确保安全。
社会支持重建:指导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过程,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科学认识疾病,营造良好康复环境。
专家提醒,术后若出现不良情绪,及时察觉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是走向身心全面康复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