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为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升级,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感受艺术魅力,近日,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限量发放1万张西安文化惠民卡,有效期至10月31日。文化惠民卡以“政府补贴+个人出资”的模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其价值远超“花小钱看大戏”,可精准培养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
培养消费习惯,要着力消除想消费却不敢尝试的顾虑,同时避免“免费福利式”的短期依赖。文化惠民卡让人们仅需支付100元即可获得500元消费额度。这种“低门槛+有投入”的设定具有深意。100元的个人出资,让消费者从接受福利转变为规划消费,既打消了首次体验高品质演出的经济顾虑,又因个人成本的存在而更重视观演机会,促使其主动了解剧目、安排时间,迈出文化消费的步子。文化惠民卡将搭建起尝试、体验、认可、复购的习惯养成链条。如原本远离剧场的人,在亲身感受话剧《白鹿原》的厚重后,可能会将“看演出”从偶然选择变为生活日常。
固化消费习惯,离不开精准供给与群体覆盖的双重发力。文化惠民卡的设计化解了“众口难调”,既纳入国际一流剧目与名家力作满足资深爱好者的需求,又精选儿童剧、科普创意秀覆盖家庭,通过多元供给精准对接不同群体文化需求,汇聚成文化消费的“长尾效应”。同时,文化惠民卡申领对象扩展至高校大学生。大学生通过低门槛体验建立对文化消费的认知,成为未来稳定的消费群体。
从陕西提振消费全局看,文化惠民卡的价值还在于其对消费生态的撬动作用。文化消费不只是“剧场消费”。人们前往剧场的过程,往往伴随交通、餐饮等关联消费,形成“文化+”的消费态势。尤其是“走进剧场”成为习惯,背后折射的是市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延伸。这种升级能为消费市场培育出更具活力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