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赵丽莉)近期,西安市城管执法系统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系列创新宣传活动,通过“家校社联动”“党建+志愿”“趣味互动”等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与习惯养成,助力城市环保治理提质增效。
莲湖城管:“21天习惯养成”带动家庭参与
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联合街道、社区及西安市第七十中学,推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图片展示、互动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创新推出的“绿色家庭数字档案”,以线上打卡与线下督导结合,记录家庭21天分类实践,形成“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灞桥城管:党员带头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灞桥区城管执法局组织3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讲42场。通过实物演示、普法PPT讲解、LED屏滚动宣传等形式,推动《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营造“抬头见法、低头学法”的氛围。下一步,灞桥区将健全“党建+志愿服务”机制,持续提升市民法治意识与行动自觉。
未央城管:精英讲师团破解分类难题
未央区城管执法局开展“绿动未央 分类先行”精英讲师进小区活动。讲师通过图片对比、视频演示及案例解析,讲解分类要领与实操技巧,并分享“常态化巡查”“积分激励”等实用方法,为物业人员提供新思路,推动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临潼城管:广场课堂推动“垃圾不落地”
临潼区在中心广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趣味问答、现场示范等形式,将专业法规转化为易懂的“行动指南”。活动后,工作人员现场捡拾垃圾并进行分类演示,让场地变为“移动课堂”,增强居民参与感。
长安城管:高校联动培育环保新生力量
长安区城管执法局联合西安培华学院、现代学院开展专题培训,聚焦校园高频场景——办公室废纸、食堂厨余、实验室有害垃圾等,通过案例视频、现场演示与新生实操,强化师生分类技能,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
鄠邑城管和蓝田城管:互动宣传点燃群众热情
鄠邑区在国防社区开展“志愿+”培训,结合案例解读与知识问答,提升居民分类认知;蓝田县则以“月圆国庆两相映”为主题,融入歌舞、诗朗诵、有奖互动等形式,让分类知识“活”起来,增强活动趣味性与传播力。
目前,西安正通过多元宣传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变为“日常习惯”,为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