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他们的节日,在万家灯火之间

他们的节日,在万家灯火之间

新华社 2025-10-04 21:41:04
分享到:

十月的川西高原,秋风裹着寒意掠过峡谷。国庆假期,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一处600米深的峡谷间,几名电力工人正沿着导线小心移动,如同在高空“走钢丝”。他们要完成的是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西段的首轮放线。

“峡谷跨越是工程的关键点,大风大雾天气频发,挑战很大。”国网四川建设公司工程川西段业主项目执行副经理王伟说。这个国庆,50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这项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的施工一线。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作业人员正在阿坝至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大档距跨越现场,开展放线作业。(谢春艳 摄)

在理县海拔3970米的萨拉岭山顶,气温已跌破10摄氏度。铁塔上,施工人员正在紧固螺栓,无人机牵引绳飞过山谷,这是该工程首次应用“十分裂导线”技术。“高海拔作业容不得半点偏差,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王伟说。

这项工程连接阿坝、成都两座1000千伏变电站,串联起阿坝、绵阳、德阳、资阳4市(州),计划于2026年底投运。届时,将把川西清洁电能稳定送往环成都城市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电东送”提供重要支撑。

在另一处高原腹地,国庆值守的电力人同样与时间赛跑。位于甘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国庆期间,无人机每天定时升空,半小时即可完成主变压器扫描。监控屏幕上,高清照片与运行数据实时传回,红外与可见光分析相结合,如同为设备做“全身体检”。

  在甘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运行维护班人员观测主变压器运行状态。(李威 摄)

“过去单次巡检要6人10小时,现在效率大幅提升。”运维人员宋亭威说。

这座站点是川渝特高压工程的送端站,截至目前,累计外送电量超136亿千瓦时。50余名保电人员坚守岗位,依托数字孪生平台和AI预警算法,确保成渝两地的电力安全。

离高原数百公里外,四川的热门旅游景区同样有人守护灯火。眉山市柳江古镇的“全电民宿”里,电热水器、空调齐齐运转。国网四川电力(眉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杰和同事们逐户检查线路。“电马儿”志愿服务队分头行动,有的巡视10千伏供电线路,有的骑电动车走街串巷,为商户解决用电问题。

国庆期间,预计来川游客超5000万人次。绵阳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检查配电箱和应急电源。乐山大佛景区,供电员工为博物馆供电片区测温,为新上线的观光游船线路做绝缘测试,景区工作人员李东说:“供电公司提前帮我们试验应急电源,让我们运营更踏实。”

从峡谷铁塔到云端电站,从高原工地到游客如织的景区,电力人的身影遍布节日里的四川。他们在不同岗位,用汗水与坚守,为千家万户点亮灯火,为节日的安逸与祥和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编辑:李溢涵)